-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h7-gangan-基因工程资料
基因工程技术 Gene engineering technique 主要内容 概述 工具酶 载体 目的片断的制备 目的片断与载体的重组 重组子导入宿主细胞 阳性克隆的筛选及鉴定 克隆基因的表达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流程 基本概念 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AP、重组酶等 载体 转化/转染 重组/重组子/重组DNA 基因工程 重组DNA(recombinant DNA) 重组:染色体内或间进行片断交换的现象 对不同生物的DNA,在体外用工具酶,进行“剪切”、“组合”、“拼接”,使DNA按照我们的意愿重新组合。然后通过运载物质(质粒、噬菌体、病毒等统称载体)转入微生物、动、植物宿主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使我们需要的基因在细胞中表达,产生出我们所需要的产物或组成新的生物类型 指将一种生物体(供体)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重组,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受体)内,使之按照人们的意愿稳定遗传并表达出新产物或新性状的DNA体外操作程序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即指重组DNA技术的产业化设计与应用,包括上游技术和下游技术两部分。上游技术是指基因重组、克隆和表达的设计与构建(即重组DNA技术)。下游技术则涉及到基因工程菌或细胞的大规模培养以及基因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 基因工程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 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 将不同来源的基因(DNA分子),按预先设计的蓝图, 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 然后导入活细胞, 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 生产新产品。 基因工程主要内容 基本工具 基本操作程序 应用 基因工程----理论和技术背景基础 理论上的三大发现 证明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基因工程的先导) DNA的双螺旋结构和半保留复制机理 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和密码子系统的建立 技术上的三大发现 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的发现(标志着DNA重组时代的开始) 载体的使用 1970年,逆转录酶的发现 限制性内切酶发现及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的关键 DNA ligase (glue): 1967 Restriction enzyme (scissors): 1970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 1973 基因工程的诞生 第一个重组DNA分子和重组的生物体 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P.Berg 把SV40 的 DNA 和λPhage DNA分别切割,又将两者连在一起,成功地构建了第一个体外重组的人工DNA分子,于198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3年,S. N. Cohen (科恩)等获得了抗四环素和新霉素的重组菌落TcrNer,完成了体外 DNA 重组和扩增的全过程,标志着基因工程的诞生 1973年为基因工程元年 基因工程的发展 基因工程的艰难阶段 关于基因工程的争议: 起因:产物是生物,即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又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 焦点:基因工程产生的杂种生物和基因的扩散问题, 列如:产生的有害微生物和病毒如果逸出的问题、产生的高等植物的花粉传播问题等等 从1972年到1976年,人们对DNA重组所涉及的载体和受体系统进行了有效的安全性改造,包括噬菌体DNA载体的有条件包装以及受体细胞遗传重组和感染寄生缺陷突变株的筛选,建立了一套严格的DNA重组试验室设计与规范操作 基因工程的发展 基因工程的逐渐成熟阶段 1977年,日本科学家首次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并表达了人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基因,首次实现真核基因的原核表达 随后,美国的Ullvich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人胰岛素基因 1978年,美国Genentech公司开发出利用重组大肠杆菌合成人胰岛素,1982获准使用。 基因工程的发展 1982 世界上第一只转基因动物 --- “巨鼠” 1985 第一批转基因家畜(兔、猪和羊), 中国水生所转基因鱼 1990 HGP实施 1993 基因工程西红柿在美国上市 1997 英国罗斯林研究所 多莉羊 2000 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 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 分:目的基因和载体的获得 切:目的基因和载体的限制性酶切 连:目的基因和载体的连接(体外重组) 转:连接产物(重组体)导入宿主细胞 筛:重组体的扩增、筛选 目的基因在细胞的表达、分离、纯化、鉴定等 一、目的基因的获得 目的基因的获得 PCR方法获取: 化学合成法 : 要求: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或其产物的氨基酸序列 局限性:短片段、简并性、高费用 目的基因的获得 基因组DNA文库(genomic DNA library) 存在于转化细胞内由克隆载体所携带的所有基因组DNA的集合。 目的基因的获得 cDNA文库: 以mR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酶合成与mRNA互补的DNA,再复制成双链cDNA片段,与适当载体连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半乳甘露聚糖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 2025年中国四氯化锆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外研版(三起)五年级英语上册专项提升训练- 写作(含答案).doc VIP
- 阀门、法兰、弯头、封头等保温计算公式.xls VIP
- 中国溶剂油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MPV商务车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docx VIP
- 计算方法与实习第5版 孙志忠 习题解析 东南大学.pdf VIP
- 数字经济学 课件全套 第1--15章 数字经济学基础 --- 数字经济监管.pptx
- 2023年青少年百科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390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