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结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创造了与这种结构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和外观,从原始社会末期起,就形成了这种独特的中国式建筑风格。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抬梁式使用范围较广,在三者中居于首位。 抬梁式木构架至迟在春秋时代已初步完备,后来经过不断提高,产生了一套完整的做法。这种木构架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木构架(图1-1)。在平行的两组木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络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脊瓜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直角的檩。这些檩上除排列椽子承载屋面重量以外,檩本身还具有联系构架、加强构架整体刚度的作用。这样由两组木构架形成的空间称为“间”。一座房屋通常由二、三间乃至若干间,沿着面阔方向排列为长方形平面。除此以外,这种木构架结构还可以建造三角、正方,五角,六角,八角、圆形、扇面、万字、田字及其他特殊平面的建筑,和多层的楼阁与塔等。 图1-1 抬梁式木构架 中国封建社会的建筑,由于等级制度,使上述抬梁式木构架的组合和用料产生很多差别,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只有宫殿、寺庙及其他高级建筑才允许在柱上和内外檐的枋上安装的斗栱。 所谓斗栱是在方形坐斗上用若干方形小斗与若干弓形的栱、翘(或昂)层叠装配而成的一组构件(图1-2)。斗栱最初用以承托梁头、枋头,还用于外檐支承出檐的重量,后来才用于构架的节点上,而出檐的深度越大,斗栱的层数也越多。中国古代的匠师早就发现斗栱具有结构和装饰的双重作用。统治阶级也以斗栱层数的多少来表示建筑物的重要性,因而斗栱成为制定建筑等级的标准之一。 图1-2 斗栱组成的分解 至于斗栱的发展过程,最早在周朝初期已有在柱上安置坐斗,承载横枋的方法。到汉朝,成组斗栱已大量用于重要建筑中,斗与栱的形式也不止一种。经过魏晋南北朝到唐朝,斗栱式样渐趋于统一,并用栱的高度作为梁枋比例的基本尺度。后来匠师们将这种基本尺度逐步发展为中国木结构建筑的模数制,也就是宋《营造法式》中的“材栔制度”。 “材”其实是一块矩形断面,大小共分为八等,而“材”本身等高度方向(广)又分为十五分,以十分为其宽;以六分为栔的高度,四分为栔的宽度。(见表1-1)根据建筑类型先定“材”的等级,然后构件的大小、长短和屋顶的举折都以“材”为标准来决定,因此,既简化了建筑设计手续,又便于估算工料和在场地进行预制加工,使多座房屋可齐头并进,提高施工速度,满足了统治阶级在短时间内建造大量房屋的要求。这种方法由唐宋沿袭到明清,前后千余年,由此可见斗栱在中国古代较高级的建筑中居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宋材栔制度示意 到了清代,建筑的模数通常采用“斗口”和“檐柱径”两种。带斗栱的宫殿式建筑,是以“斗口”为基本模数的(见表1-2)。斗口,即平身科斗栱坐斗在面宽方向的刻口。以这个刻口尺寸为1,其余各构件的尺寸都是它的倍数。如一栋建筑,斗口尺寸为2.5寸(8cm),如檐柱径为6斗口,高为58斗口,从中可以知道,该檐柱的实际尺寸是:柱径6×8=48cm,柱高58×8=464cm。又如明间面阔为77斗口,则可求得明间面阔实际尺寸为77×8=616cm。 为控制建筑物的体量和规模,清代官方将大式建筑用材标准划分为十一个等级。即:6寸,5.5寸,5寸,……,1.5寸,l寸(以半寸为一个级差),称为十一等材,这十一个等级直接反映在建筑物上,就是斗口的十一种尺寸。用材等级的大小决定着建筑物体量和各部尺寸的大小。如:假定建筑物明间面阔为77斗口,柱高58斗口,柱径6斗口。当斗口为五等材(清营造尺4寸,合12.8cm)时,该建筑物明间面阔应为9.856m,檐柱高应为7.424m,檐柱径应为0.768m; 而当斗口为九等材(营造尺2寸,合64cm)时,明间面阔为4.92m,檐柱高为3.712m,檐柱径为0.384m。可见,用材等级的大小决定着建筑物各构件尺寸的大小及建筑整体尺度的大小。 小式无斗栱建筑,以檐柱径为基本模数,通常用“D”来表示,建筑物各部构件尺寸均是D的倍数。如某小式建筑明间檐柱径D为7寸(22.4cm),柱高11D,面阔13.5D,则可求得柱高为七尺七寸(246.4cm),面阔一丈三尺五寸(302.4cm)。又如檐椽直径为1/3D,则可求得檐椽尺寸为2.3寸(7.46cm)。 就建筑特点而言,明清两代开始直接以梁柱承重,因此的柱梁较唐宋大,而斗栱因逐渐失去承重功能反而较唐宋小,而且排列较丛密,几乎完全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