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 言 1953年的一天,斯金纳以家长的身份到小学听 课的时候,发现整个教学情景非常荒谬,效率低下。 他感叹道:“糟糕得很,他们正在毁灭心灵,而我们 可以干得好得多。”从此,他开始致力于教育改革并 提出了程序教学。他的程序教学理论能解决教学效 率低下的问题吗? 小游戏: 将手掌张开,十指交叉合起来,重复一次,再 重复一次。 看一看 是你的左手大拇指在上,还是 右手大拇指在上 ?重复几次,会不会是同样的结果。 继续游戏,请刻意反过来交叉,看看有什么感 觉?为什么? 实验结论一:人的行为是按习惯行事的。 实验结论二:改变习惯是一个不舒服的过程。 ——人的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 习惯性,而剩下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 一、斯金纳的生平 (1904年—1990年) 是新行为主义心理 学的创始人之一。 淘气的小斯金纳 他从小喜爱发明创造,富有冒险精神。他 15岁时曾与几个小伙伴驾独木舟沿河而下, 漂流300英里。他还试制过简易滑翔机,曾把 一台废锅炉改造成一门蒸汽炮,把土豆和萝 卜当炮弹射到邻居的屋顶上。 斯金纳原来并未打算成为一名心理学家,而是 专修英文,打算成为一名作家。在毕业后的两年 内,从事于写作,结果感到没有什么可写的,于是 攻读生物学。在这个过程中,他读了华生和巴甫洛 夫的著作,从而开始对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感兴趣, 就进了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1930年获心理学硕士 学位,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接着留校从事研究 工作。 斯金纳在做实验 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杰出科 学奖; 1968年:获美国政府颁发的最高科学 奖——国家科学奖; 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基金会颁发的金 质奖章。 ——他揭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设 计了用来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斯 金纳箱” ——他在哈佛大学的鸽子实验室名垂青史 ——他发明了“教学机器”并设计了“程序 教学”方案,被誉为“教学机器之父”。 主要著作有: 《有机体的行为:一种实验的分析》、《科学 与人类行为》、《言语行为》、《学习的科学和教 学的艺术》、《教学机器》等。这些著作全面阐述 了操作行为主义理论和这种理论在教学领域中的应 用。他还用操作行为主义理论阐述社会生活问题, 出版了小说《沃尔登第二》、《自由与人类的控制》 以及《超越自由与尊严》。 二、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一)产生背景(对课堂教学的批评) 1、主要借助于厌恶的刺激来控制学生的行为 2、对学生的行为没有给予及时强化 3、缺乏连续的强化方案 4、强化太少 (二)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 1、操作性条件反射 他把行为分成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 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另一类 是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 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 ——人类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构成的操 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作用于环境而产生 结果的行为。 ——在学习情境中,操作性行为更有代表性。 “斯金纳箱” 将一只白鼠或鸽子放入箱内。箱内设有 一个杠杆或按键,下面放有一个食物盘。动 物只要按压杠杆或啄键,作为奖励,就会有 一粒食物掉到食物盘内,动物便可得到食物。 斯金纳箱 动物的学习行为 是随着一个起强 化作用的刺激而 发生的。 学习的本质不是刺激的替代,而是反应 的改变; 学习是反应的可能性或概率的变化; 教学就是安排发生强化的事件以促进学 习。 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 果,人们有可能通过强化作用的影响去改变 别人的反应。 教师充当学生行为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把 学习目标分解成很多小任务并且一个一个地 予以强化,学生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逐步完 成学习任务。 2、强化理论 强化就是通过强化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而 强化物就是增加反应可能性的任何刺激。 积极强化:是获得强化物以加强某个反应 消极强化:是去掉可厌的刺激物,是由于刺激 的退出而加强了那个行为 想一想: 教学中有哪些积极强化与消极强化? 斯金纳用强化列联这一术语表示反应与强 化之间的关系。强化列联由三个变量组成: 辨别刺激──行为或反应──强化刺激。斯 金纳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就是精确地分析 强化效果并设计特定的强化列联。 (三)教学机器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