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路货物运输组织(大学经典课件)资料文档
第一节 水路货物运输概述 一、什么是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是利用船舶、排筏和其它浮运工具,在江、河、湖泊、人工水道以及海洋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 第一节 水路货物运输概述 三、水路运输的分类 水路运输按其航行的区域,大体上可划分为远洋运输、沿海运输和内河运输三种形式。 远洋运输通常是指除沿海运输以外所有的海上运输。 沿海运输是指利用船舶在我国沿海区域各地之间的运输。 内河运输是指利用船舶、排筏和其它浮运工具,在江、河、湖泊、水库及人工水道上从事的运输。 按船舶营运组织形式,水路运输可分为定期船运输(班轮运输)和不定期船运输。定期船运输是选配适合具体营运条件的船舶,在规定航线上,定期停靠若干固定港口的运输;不定期船运输系指船舶的运行没有固定的航线,而是按照运输任务或按租船合同所组织的运输。定期船运输和不定期船运输两种营运组织形式是相辅相成的。 四、水路运输的优点 1.水运主要利用江、河、湖泊和海洋的“天然航道”来进行,能耗少,投资省。 2.水上运输可以利用天然的有利条件,实现大吨位,长距离的运输。因此,水运的主要特点是运载能力大,成本低,生产率高,非常适合于大宗货物的运输。 3.是开展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是发展经济和友好往来的主要交通工具。 五、水路运输的缺点 1.速度慢,环节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机动灵活性差。 2.对综合运输的依赖性较大。 六、水路运输的组成及其技术设备 水路运输的主要技术设备包括:船舶(以及驳和舟、筏等)、航道、港口及通讯、导航等设施。 1.船舶 船舶是水路运输的主要工具。运输船舶按运输种类可分为客船(包括客货船)、杂货船、液货船(包括油船、液化气船等)、散货船、兼用船、集装箱船、滚装船、载驳船、冷藏船、多用途船、自卸船、重件运输船等;按有无自航能力可分为机动船(货船、拖船、推船等)和非机动船(驳船);按动力装置可分为蒸汽机船、内燃机船、汽轮机船和核动力船等;按推进装置可分为螺旋桨船、喷水船、水翼船、气垫船等。 船舶分类 按货物的载重量不同分: 巴拿马型船: 载重量在6-8万吨之间,船宽为32.2m。因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时,船宽要受此限制。 超巴拿马型船: 宽超过32.3m的大型集装箱船,如第五代集装箱船的船宽为39.8m,第六代的船宽为42.8m。 灵便型船: 船的载重量为3-5万吨之间,可作沿海、近洋和远洋运输谷物、煤炭、化肥及金属原料等散装货物的船。 集装箱船 2.港口 港口是指具有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及旅客集散的场所。 港口主要又水域和陆域两部分构成。目前,全世界港口总数已达到一万多个,较重要的通航港口有2000多个。通常用吞吐量来作为衡量港口大小的主要指标。全世界吞吐量超过1亿吨以上的港口有10个,超过5000万以上的港口约有30个。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是荷兰的鹿特丹港,年吞吐量2亿多吨;中国最大的港口是上海港。 港口的通过能力 指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利用现有的工人、装卸机械与工艺所能装卸货物的最大数量。 取决于以下几方面: (1)港口水域面积:主要是了解该港口同时能接纳的船舶艘数 (2)港口水深:主要是了解该港所能接纳的船舶吨位 (3)港口的泊位数:主要是了解该港同时能接纳并进行装卸作业的船舶数 (4)港口作业效率:主要是了解船舶将在该港的泊港时 (5)港口库场的存货能力 (6)港口后方的集疏运能力 3.航道 航道是水路运输的基础。随着运输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船舶尺度的增大,船舶运行密度的增加和纵横水运网的逐步形成,现代水上航道已不仅是天然航道,而是包括人工运河,进出港航道以及保证航行安全的航行标志系统和现代通讯导航设备系统在内的工程综合体。对海上航道来说,主要的还是自然水道,人工水道、运河及过船建筑只是作为自然水道的补充或改进。 全世界内河通航里程约50万公里,一些航运发达国家较早进行河流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统筹考虑航运、防洪、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大力整治航道并使之渠化,重视内河航道网的建设,制定分期实施的长远规划。中国内河航道里程有11万公里,近年来制定了主要通航河流的近期和远期航道规划,进行了有计划的治理,以提高内河航道的通过能力。为适应海洋船舶大型化趋势,各国对海港的进港航道和港池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疏浚和拓宽工程。 航道分类 按性质来划分航线 推荐航线:航海者根据航区不同季节、风、流、雾等情况,长期航行实践形成的习惯航线。由航海图书推荐给航海者。 协定航线:某些海运国家或海运单位为使船舶避开危险环境协商在不同季节共同采用的航线。 规定航线: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航行安全,在某些海区明确过往船舶必须遵循的航线。 航线按所经过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