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师 老 季 马
昆 姜
\
著
序
仲呈祥
姜昆来电话,说他将自己为曲艺事业呐喊与思考的一些文章编
撰成集,还说择时他将主编一本《曲艺学论集》,对于他讲的这类
“工程”性的动作,要我为之“助阵”。作为挚友,我理解他的初衷:
并非因我对曲艺学有什么高深的研究和见解,乃是看重我从文联工
作岗位上退下来后还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组兼了个不甚
称职的召集人,有责任有义务为“中国曲艺学”这门尚未列入国务
院颁发的学科目录中的新学科建设做点实事。于是,盛情难却,却
之不恭,却又责无旁贷,我只好勉力为之,敲敲边鼓,呐喊几声了。
的确,我深知,不仅姜昆,还有任上的中国曲艺家协会党组书记
董耀鹏等曲艺界学者,都极有见地提出了“中国曲艺学”这门实际上
早已存在而被艺术学界忽视了的新学科建设的紧迫任务,呼吁在国务
院颁发的学科目录中的艺术学门类下增设(实际上补上)“中国曲艺学”
的一级学科位置,并逐步在高等学校里开设曲艺的专科、本科乃至研
究生教育。
I
· ·
我是他们主张的赞同者和支持者,其理由如下:
从学理上讲,应当真正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高度,重新认
识和摆正曲艺学在艺术学中的独特地位和别的艺术形式难以取代的
价值,从而认清这门源远流长的植根于民间的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
的曲艺,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当代文化中的重要作
用,这是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题中之义和时代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再
三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之上的,中华文
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
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对历史文
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
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确实,一大批优秀
的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曲艺作品,传扬着“讲仁爱、重民本、
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营造
出化人养心的文化氛围,积极参与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精
神文明建设中去。今天,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真
正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真善美、领悟真善美。而植
根于民间的曲艺,则是一条必不可少的渠道。惟其如此,艺术学学
科建设理应涵盖曲艺学的理论建构,方才更趋完整也更为坚实;反
之,缺少了这根重要支柱的艺术学学科建设,乃是残缺的和失职的。
更何况,为了真正落实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把培育和弘扬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的重要指示,
II
· ·
我们理应刻不容缓地把“中国曲艺学”学科建设的神圣学术使命和
任务,早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之所以强调刻不容缓,还因为这的确是时代的召唤、实践的需
要。众所周知,近几年来,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无论
是剧场茶室的曲艺演出,还是与电视结缘产生的花样繁多的电视曲
艺,无论是“赵本山现象”,还是“郭德纲现象”,都亟需做出科
学的辩证的学理分析,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扬其所长,弃其所短,
以促进中国曲艺创作与鉴赏的健康持续繁荣。须知,任何一门艺术,
包括曲艺在内,理性思维上的失之毫厘,必将导致创作实践和鉴赏
习俗的谬以千里。此种教训,殷鉴不远。
基于上述两点,加上读本书受益匪浅,我为本书出版叫好,也
期待《曲艺学论集》问世。
权且充序。
(仲呈祥,中央文史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
议组召集人,著名文艺评论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