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道路建设工程竣工报告
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道路建设工程
竣 工 报 告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中心城区西北部,地处山区与平原交界地带,属北京市
上风上水地区。根据海淀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环境因素以及城市基础设
施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将海淀区划分为2个区域:南部地区(规划市区)和北部
地区(北部四镇)。
南部地区包括23个街道、海淀乡、东升乡和四季青镇,也称作山前地区,
2
总面积 204.73km 。北部地区包括温泉、苏家坨、西北旺、上庄四个镇,也称
2
作山后地区,总面积226 km 。
上庄镇地处海淀区西北部,镇域总面积 84.55 平方公里。北邻昌平区阳坊
镇;东邻海淀区西北旺镇;南邻温泉镇、门头沟区军庄乡;西邻门头沟区妙峰
山乡和昌平区流村镇。上庄乡政府驻地距海淀区中心海淀镇约16公里,距
西直门约 23 公里。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发展区四个乡镇之一,为一般建
制镇。
本工程13个村(上庄村、南玉河村、北玉河村、东小营村、常乐村、西马
坊村、前章村、后章村、李家坟村、梅所屯村、西闸村、皂甲屯村、八家村)
均位于海淀区上庄镇。
(二)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上庄镇地势西高东低,东、西部地形差异较大,西部及部分南部地区属太
行山余脉“西山”山脉,占镇域总面积的 1/3,海拔平均 1000 米以上;中部
铁路两侧为坡地,平均海拔 100m,北安河路以东、温阳路以西为平原,平均
海拔45米;温阳路以东、稻香湖周围地势低洼,具有典型湿地特征。
2、地层岩性
人工填土层
粘质粉土填土①:黄褐色,稍密,湿,可塑,含少量砖灰渣。层厚1.00~
1.40 m,层底标高40.60~42.17m。
一般第四纪土层
a. 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②:褐黄色,稍密—中密,软塑—可塑,湿—饱和,
含云母片和氧化铁条纹。层厚1.40~2.80m,层底标高38.30~39.37m。
1
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道路建设工程竣工报告
b.砂质粉土②1:褐黄色,稍密—中密,饱和,含云母片和氧化铁条纹。层
厚0.60~1.00m,层底标高39.10~40.47m。
c.砂质粉土③:褐黄色,稍密—中密,饱和,含云母片和氧化铁条纹。层
厚2.80~3.90m,层底标高35.30~36.40m。
d.粘质粉土④:褐黄色,中密,饱和,含云母片和氧化铁条纹。最大揭露
厚度3.80m,揭露最低标高31.80m 。
3、地下水位
在钻探深度范围内,场地观测到一层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水位埋深
1.00~3.40m,水位标高 38.50~42.17m。本场地历年最高地下水位和近 3~5
年最高地下水位标高均接近自然地面。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
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4、工程地质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0g,设计地震分
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III类。场地地基土地震时不液化。场地属可进
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三)工程设计情况及施工总体布置
本工程为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根据设计图纸本工程分主路,次路,甬路三种类型,当路肩宽度≤75㎝采
用现浇C25砼硬化路肩,当路肩宽度﹥75㎝采用防滑步道砖硬化路肩。
主路路面结构为:旧路基→20㎝厚(0.8MPa)石灰粉煤灰碎石稳定基层→
改性乳化沥青透层油一道→5㎝厚AC-16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
次路、甬路路面结构为:旧路基→18cm(0.8MPa)石灰粉煤灰碎石稳定基
层→乳化改性沥青透层油一道→4㎝厚AC-13C细粒式混凝土面层。
主路、次路、甬路防滑步道结构为:旧路基→15㎝厚 (0.8MPa) 石灰粉
煤灰碎石稳定基层→2㎝1:2水泥砂浆→6㎝厚防滑步道砖。
路肩结构: 15 ㎝厚(0.8MPa)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10 ㎝厚 C25 砼硬化
(路肩宽度小于75㎝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