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年度推荐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内容推荐号项目名称成矿系统理论与华北古陆找矿实践科技进步奖主要候选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辽宁省化工地质勘查院项目简介矿产资源短缺是长期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世纪之交如何加强与改进矿床研究更好地指导找矿工作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战略任务华北古陆会聚了全球三大巨型构造成矿域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又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得到确证的原有巨厚太古宙岩石圈地幔遭受强烈破坏的地区被誉为中国地质的摇篮和成矿系统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原地质
PAGE
PAGE 44
附件
2012年度推荐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内容
推荐号:315-4001
项目名称:成矿系统理论与华北古陆找矿实践(科技进步奖)
主要候选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辽宁省化工地质勘查院
项目简介:矿产资源短缺是长期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世纪之交,如何加强与改进矿床研究,更好地指导找矿工作,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战略任务。华北古陆会聚了全球三大巨型构造-成矿域,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又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得到确证的、原有巨厚太古宙岩石圈地幔遭受强烈破坏的地区,被誉为中国地质的摇篮和成矿系统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原地质矿产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计委在1985-2009年围绕成矿系统主题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武警黄金指挥部设置了相应的勘查评价项目,企业快速跟进、开展了大量风险探矿。历经二十五年“从理论指导勘查,又以勘查检验理论”,一套全新的成矿系统理论日趋完善,一批国家级矿产资源基地进一步形成与发展。
1.成功将系统论引入矿床学研究,创立成矿系统理论,明确了成矿系统的内涵与外延,已经成为矿床学研究的主导思想之一,提升了我国矿床学的国际地位;提出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三结合的研究新思路,将传统矿床学研究提高到地球系统科学层次,为创建区域成矿学新学科奠定了重要基础。
2.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核心,创建区域成矿学新学科,构建了相应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已经为广大地质工作者广泛应用,成为我国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工作指南之一;厘定中国大陆区域成矿的主要特征,阐明了典型成矿系统的构造背景和基本特征,提出“复合-活动大陆成矿体系”新观点,是近年来矿产资源基础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对全球成矿规律研究有重要贡献。
3.运用成矿系统理论,首次厘定了华北古陆多尺度的成矿谱系与矿化网络结构,构建了相应的成矿系统模型,系统揭示了其区域成矿规律,提出古陆边缘成矿的十个要素,科学预测/识别确立了资源潜力巨大的7处矿集区、百余处成矿远景区/靶区,树立了区域成矿研究指导找矿的典范。
4.针对不同类型成矿系统,构建相应的勘查系统模型,优选集成5套找矿方法技术组合,在重点靶区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形成并发展了一批国家级矿产资源基地:提交新发现矿产地27处,其中超大型2处、大型8处。累计新增资源/储量:金126吨、银9693吨、铅锌781万吨、硼310万吨,潜在经济价值超过3000亿元。
这项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整装性成果,发展了区域成矿理论,大幅提升了矿产勘查评价水平,增加了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储备,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主要候选人及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翟裕生: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80%,项目第一负责人,统筹项目全盘工作。提出“成矿系统及演化论”,构建了成矿系统的理论基础,作为本项目的核心学术思想。“区域成矿学”、“古陆边缘成矿系统”和“区域成矿研究法”等专著的第一完成人,为华北古陆找矿突破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邓 军: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70%,项目副负责,“区域成矿学”、“古陆边缘成矿系统”第二作者。主要研究胶东金成矿系统,提出构造体制转换/叠接与临界成矿新观点,构建了胶东金成矿系统模型和金矿勘查模型,对胶东地区金矿找矿突破做出重大贡献。
燕长海: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70%,主要负责豫西南地区铅锌银矿成矿规律与调查评价研究,建立了豫西南区域成矿谱系和矿化网络模型,提出斑岩钼矿-脉状银铅矿-层状铅锌银矿的矿床组合模型。对豫西南地区钼铅锌银矿找矿突破有重大贡献。
阎凤增: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70%,主要负责胶东金矿地质勘查工作,全面组织和部署实施了大磨曲家矿区的地质研究与勘查工作,保证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矿区金矿地质找矿突破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敬党: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70%,主要负责辽东硼矿地质勘查工作,提出宽甸地区硼矿推覆构造控矿理论,勘查发现三个大型硼矿床;提出营口地区花岗质岩石为层状混合花岗岩的新认识,对该区硼矿勘查取得突破起到关键性作用。
刘国印: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60%,主要负责豫西南地区铅锌银矿成矿规律与调查评价研究,对豫西南地区铅锌银矿勘查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找矿方向的确定和重要成矿理论认识的提出等起到了关键的策划、主导作用。
彭润民: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60%,主要负责华北古陆北缘内蒙狼山成矿区的研究,在东升庙、炭窑口矿区含矿建造狼山群中相继发现了“双峰式”火山岩,在霍各乞、东升庙矿床深部找到了后期造山过程中岩浆热液叠加成矿的证据,建立狼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叠加复合成矿系统模型。
吕文德: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主要负责河南卢氏-栾川地区铅锌银矿评价研究,主持完成了勘查项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