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课件-公开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考什么?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设问角度小结 做题难点 读不透诗 审不清题 表述无层次 关键用语不准确 怎样读懂诗 1、总体上:从形象入手,找出意象,感受意境,体会感情。 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两句通过“ ”“ ”“ ”“ ”这些饱含作者生活理想的“象”描绘了一幅 、 农村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 的理想,这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深远的意境。 意境: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古代诗歌的分类 送别诗(不舍、思念、劝勉) 咏物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抒情) 咏史诗(吊古伤今、借古讽今、昔盛今衰、世事沧桑、怀才不遇) 边塞诗(厌战思乡、建功立业、奋勇报国) 羁旅诗(绵绵乡愁、抑郁不得志) 闺怨诗(思远怀人、控诉战争) 写景诗(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寓理于景) 题画诗 常用典故(二) 五柳:隐者 东篱: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情致。 三径: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阳关(渭城):送别事唱的歌。 长亭、柳岸、南浦:送别地的代名词。 风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 雕虫: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商女:即歌女。 杜康:酒的代称。 瑟瑟:绿色。 高考经典试题训练 1.(全国卷Ⅰ)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 ?? ?? ?? ?? ?? ?? 春行即兴 ?李华 ? ? ?? ??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 ? ?? ??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  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常用典故(一) 投笔:弃文从武,建功立业。 长城;指守边的将领或朝廷倚重的大臣。 楼兰:指边境之敌。 折腰:指屈身事人。 化碧:形容刚直忠正或为正义事业而蒙受冤屈。 杜鹃(布谷鸟、杜宇、望帝):哀怨悲戚或思归心情。 鸿雁(雁足、鱼雁):书信、音讯。 尺素:书信的代称。 青鸟(青鸾):传递书信的人。 双鲤:书信的代称。 豆蔻:十三四岁的女子。 红豆:爱情或相思。 鸡粟:专指招待客人。 【答案】(1)对偶。“芳草”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步骤一)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2、(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1)傍晚 西风(2)拟人表现手法。(步骤一)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二)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三) 3、(天津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答案】(1)“望”字后面的内容有烟云、大江、夕阳、寒鸦等(步骤一),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步骤二) (2)“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 ? * * 关于诗歌鉴赏 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 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

文档评论(0)

老刘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