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杨慎的六朝诗学观-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docxVIP

论杨慎的六朝诗学观-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PAGE PAGE 1 引 言 一、研究现状综述 明代文坛文学流派众多,论争激烈,正德嘉靖之际,尤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李 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派独领风骚,统领文坛。他们以“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为口号,虽 然复古运动在明代历时不长,但是他们的复古思想却贯穿了整个明中后期,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 潮流,是明中后期文学思潮的主流。但就在复古风靡之际,有一位诗人却能独树一帜,跳出拟古 的弊端,他在诗歌创作和诗歌批评领域均有建树,堪称明代最博学之人,世人皆赞他博闻强识, 号为“博南先生”。他就是杨慎。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关于他的 一生著述,《明史·杨慎传》中记载:“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后七子之首的 王世贞亦说:“明兴,称博学,饶著述者,盖无如用修。”①明顾起元在《升庵外集序》说:“国初 迄于嘉隆,文人学士著述之富,毋逾升庵先生者。”②杨慎在明代以博学闻名,《四库全书》收录 杨慎著述四十二种共三百三十二卷,杨慎的好友简绍芳在其所撰《赠光禄卿前翰林修撰升庵杨慎 年谱》中称杨慎:“平生著作四百余种”③俞廷举在《全蜀艺文志序》谓杨慎:“学问渊博,平生 著作如林,大小凡三四百种,古今著述,从无如此富者。”④ 杨慎距今虽已有五百余年,但从明代(如胡应麟、顾起元等)至今对他的研究却并未间断过。 20 世纪 50-70 年代关于杨慎的研究经历了相对的沉寂期,研究专著与研究论文鲜有出现。但是在 70 年代以后这种沉寂的局面被打破,至 80 年代这一研究趋势继续增长,直到进入到研究的高峰 期,在这期间出现了不少的专著,各个批评史中也涉及到杨慎以及不少的研究论文。现就杨慎 80 年代以来的研究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专著 1.丰家骅的《杨慎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此书可算是一部研究杨慎的较为全面 的著作。作者从哲学、史学、文学、小学四个角度切入,评定杨慎的历史贡献和文学成就。书中 专论杨慎的文学思想,认为杨慎的文学思想具有“浓厚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特色,是明代文学 思潮新变时期的产物。” .贾顺先、林庆彰的《杨慎研究资料汇编》。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所 1992 年版。此书是目前 最为全面系统地整理收集研究杨慎各类资料的汇编。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收录较为通俗的资 料,下编收录较具学术价值的资料,为杨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资料。 .雷磊的《杨慎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年版。该书对杨慎诗论的评价主要有 以下几点:其一,关注杨慎诗学思想上溯六朝的思路。其二,对杨慎诗论在明代诗学发展史中的 四库全书.弇州四部稿卷一百四十九,艺苑卮言卷六.第 1281 册,页 416 王文才、张锡厚.升庵著述序跋.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页 58 王仲庸.升庵诗话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页 602 王文才、张锡厚.升庵著述序跋.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年,页 45 承前启后的作用给予肯定。其三,指出了杨慎、李东阳与前七子三者之间的复杂而又纠结的关系。 该书转变角度以六朝体为研究对象,这对杨慎的研究可谓是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一些文学批评史中对杨慎的评价 1.朱东润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认为杨慎论文著文尚体要之说,诗“由六朝入,故言选 诗”,在唐宋诗的问题上认为是尊唐抑宋。 2.袁震宇、刘明今的《明代文学批评史》 该书是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丛书第五部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年出版。书中总体上肯定了杨慎诗论的价值,认为杨慎论诗主张由初唐上溯六朝汉魏,以渊博靡 丽见称。分别论述了杨慎以性情为本的思想,并将杨慎与李何相比较,认为杨慎的诗文创作于李 何外独树一帜,其诗论有承袭亦有背离。总体而言,立论是客观的。 3.袁行霈的《中国诗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年版。书中分专节对杨慎诗论加以评 述,认为杨慎的诗学价值在于反对诗必盛唐的诗风,肯定六朝诗歌,对唐宋诗别而论之,追求的 审美风格是含蓄、自然、清新。 (三)近年来发表的一些学术论文 截止到 2011 年 3 月,期刊网上的相关论文多达百篇,主要是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研究: 1.以杨慎文学思想作为整体观照的研究论文。有硕士论文高小慧的《杨慎的文学思想》。该 论文从李杜优劣、唐宋诗之争、“诗史”论、文学鉴赏论等几个问题依次论述了杨慎的文学思想。 对杨慎的六朝文学有专节介绍,但比较笼统,并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nzhongda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