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明不可回避的问题–全球过劳现象与展望.ppt

现代文明不可回避的问题–全球过劳现象与展望.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標準怎麼研究的 我認為台灣的文化與日本比較接近。日本人工作太過認真。日本的national老闆XX忠信說,認真不到小便出血不算認真...台塑企業有一個廠長(是安全衛生的講師),連星期日也要去工作...因為王老闆會高興。像這樣,有一些人會發生事故(指過勞死)。...(受訪者W,2004) * 標準怎麼研究的 抄,且取得相關專科醫師團體支持。 過勞死認定標準主要是抄日本的...我們要制定這個基準不能只有我們職業醫學專科。我們請神經醫學專科學會、內科醫學會以及心臟科醫學會(內科醫學會裏面的一個次專科-衛生署不承認)來開會,形成共識。(受訪者W,2004) * 2001~2004不管用了 2001:張肇義中風的案例與中華民國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勞保局將此案判定為非職業病,引發認定標準的論戰。 中時裁員 工作量增 晚上回去修稿 保飯碗 深夜修稿後回家中風 * 2002~2004  2002/3起:與科學及政治專業複合體合作:高明見立委加入戰場,要求放寬認定標準 2002/10: 1.「九十一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追加(減)預算修正案第一次聯席會議」中,發言的十四人中有十一位針對過勞死議題發表意見。會中決議勞委會應「邀集勞、資、醫療等各界,參酌德國、日本等國外經驗,並廣泛蒐集相關案例,重新檢討...認定基準...向本委員會提出報告,並於民國九十一年底前施行」(立法院,2002:114)。 * 2002~2004參與者  專家 「並無足夠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遽(劇)烈的工作可以在完全正常的心臟引起心肌梗塞或腦血管中風。所以,為使工作被看做該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應當將工作上各種引起該疾病發生危險要因均加以評估」 (王榮德等,1994:76;勞委會,2003:5) 沒有本土資料,但是我們也是用醫學上的知識去考慮什麼樣的工作會使你發作提前。(受訪者CK,2004) * 2002~2004參與者的價值  保護勞動人權優先於科學證據論 科學證據論的一套判斷標準:疾病的一致性、獨一性、時序性等原則;但是 無法偵測到的偏誤比較不易排除 不應忽視因果關係弱的狀況,這些弱關聯是相當可能的因果關聯。 當重覆性無法觀察到時,並不因此而排除該疾病與特定因素之間的因果關係。 不能以單一因素做為疾病因果關係的唯一判斷標準(Aschengrau and Seage, 2003: 384-8) 。 * 新版第一次修 - 2004/3時之版本 台灣認定標準的重點 – 限定當場促發  A.時間因素  1.死亡前24小時不斷地工作  2.死亡前一週每天工作超過16小時  3.發病前一個月超時工作時數超過100小時或前二至六個月每個月超過80小時。 B.非時間因素  在24小時內發病,並能提出客觀證明異常之身心壓力明顯超出平日之負荷 (資料來源:張其恒, 2003: 31;高泉錫,2003) * 2002~2004參與者的價值  似有反應職業醫學專家勞動人權優先的價值 * 2002~2004實務參與者的價值 沒有保護到工人 新標準完全不符台灣現行發生過勞者的工作型態:「倉儲運輸業和碼頭工人,他(們)的工時就這麼特別,(前者)一口氣開了18個鐘頭再給你休一天。你就是怎麼加也不會超過它(指認定基準)那個一週的加班時數的風險。 」(受訪者顧玉玲,2004) 算算看一週工作幾小時? * 新版第一次修-少抄了三個地方 日本2001修定標準:若勞工於事發前2至6個月每個月之加班時數介於45至80小時之間,則工作與疾病之間的關係會被視為強關聯;每月加班時數在45小時以下,則被視為弱關聯。不論其關聯性強或弱,這些工作時數被認為是完整綜合判斷極度過重工作負荷(相當於台灣認定標準中的「超出尋常工作的特殊壓力」)的重要因素之一。(2004/12/31勞委會將45小時以上,以及時間以外的考量補進去。但仍缺45小時以下) * 新版第一次修-少抄了三個地方 工作型態 評估負荷程度應考量事項 不規律的工作 對預定之工作排程的變更頻率及程度、事前的通知狀況、可預估程度、工作內容變更的程度等。 工作時間長的工作 工作時數(包括休憩時數)、實際工作時數、勞動密度(實際作業時間與準備時間的比例)、工作內容、休息或小睡時數、業務内容、休憩及小睡的設施狀況(空間大小、空調或噪音等)。 經常出差的工作 出差的工作內容、出差(特別是有時差的海外出差)的頻率、交通方式、往返兩地的時間及往返中的狀況、是否有住宿、住宿地點的設施狀況、出差時含休憩或休息在內的睡眠狀況、出差後的疲勞恢復狀況等。 輪班工作或夜班工作 輪班(duty shift)變動的狀況、兩班間的時間距離、輪班或夜班工作的頻率等 作 業 環 境 異常温度環境 低溫程度、禦寒衣物的穿著情況、連續作業時間的取暖狀況、高溫及低溫間交替暴露的情況、在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