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防救经验学习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22 災害防救經驗學習 * / 22 災害防救經驗學習 海嘯成因 海嘯多伴隨著地震而產生的,地震波本身並不會引起海嘯,海嘯由於海域中發生大地震,造成海底的隆起和沉降,而形成海水的波動。 但並非所有的海底地震都能造成海嘯,同時亦非所有的海嘯都大的足以造成災害,只有規模夠大的淺層地震才可能產生災害性的海嘯。 (資料來源中央地調所) (資料來源 .tw ) 海嘯災害特性與因應對策 海嘯成因 海洋板塊下插至大陸板塊,大陸板塊邊緣受到推擠變形積蓄能量。 變形的大陸板塊邊緣達到破壞的臨界狀態時,可能產生彈性反跳或破壞,造成地震擾動海水。 擾動的海水自深海進入緩升的淺灘或凹形海岸地形時,形成海嘯,波高增大並侵襲海岸。 (資料來源Kenji Satake) 海底地震、  火山爆發、  斷層錯動 大規模土石崩落、  冰山崩解 隕石撞擊海洋 海嘯傳播 海嘯之速度: 海水愈深海嘯波傳速度愈快,海水愈淺海嘯波傳速度減緩;於海中時,速度約與噴射機之速度相當,接近陸面時速度仍可維持新幹線之速度。在外海傳播的速度V為(公尺/秒) g=重力加速度(公尺/秒平方) d=海水深度(公尺) 水深 5000m 噴射機相同之時速800km(秒速220m) 水深 500m 新幹線相同之時速約250km(秒速70m) 水深 100m 於高速道路行駛汽車之時速約100km(秒速30m) 水深 10m 短跑選手相近的時速36km(秒速10m) 海嘯傳播 海嘯之波長: 在開闊的大洋中,因為海嘯波長很長(約數公里-數十公里),而波高只有數公分至數十公分,因此於海上時完全感受不到海嘯之威力。   但接近海岸時,海水深度變淺,傳播速度變慢,海嘯的波長變短,波高遽增。當傳播至近岸時,遽然形成水牆衝向海岸。 (資料來源Kenji Satake) (資料來源 ITIC) 海嘯傳播 海嘯是隨海洋深度曲折前進,經過淺海部分能量產生折射作用,通過後傳遞的能量減弱。在開闊的大洋中,海嘯波長很長,經過深海途中不容易減弱,能量可以傳遞很遠。 1960年5月23日南美智利外海發生大地震所引起的海嘯,除了在南美洲造成嚴重災害外,並在夏威夷造成61死亡,菲律賓死亡20人。約23小時後,橫渡太平洋的海嘯湧向日本各地,海嘯的最波高達3至5公尺,日本全國有122人死亡。約25小時後,海嘯到達台灣,僅對台灣造成輕微的影響。 (資料來源 ITIC) (資料來源Kenji Satake) 海嘯之波高 不整齊的海岸地形:如深V字形海灣內,容易造成海嘯能量集中,使波高升高。 共振效應:港灣週期與海嘯週期 反覆現象:有時第二個或第三個到達的海嘯波才是最大的海嘯。必須持續警戒。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資料來源 INTERNATIONAL TSUNAMI INFORMATION CENTER) 由歷史文獻記載可看出台灣區曾發生二次災害性海嘯: 1781年高雄地區海嘯,歷史文獻記載:當時天氣很好,忽海水暴吼如雷,巨湧排空,水漲數十丈,近村人居被淹,接攀援而上至尾,自分必死,不數刻、水暴退,人在竹上搖曳呼救,有強力者一躍至地,兼救他人,互相引援而下。 1867年基隆地區海嘯,歷史文獻記載:同治六年冬十一月,地大震,23日(1867/12/18),雞籠頭,金包里沿海,山傾地裂海水暴漲,屋宇傾壞。溺數百人,……。 ※ 資料來源:Tsai, 1985。 台灣歷史海嘯災害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本世紀發生不少規模6以上的地震,大部分均未造成海嘯,即使有海嘯形成,波高也很小,此乃因台灣附近之海底地震多發生在東部海域,但台灣東部海底地形急速陡降,不利海嘯能量堆積,因此造成災害較小。 台灣東北海域由於沖繩海槽不斷的擴張,伴隨許多斷層活動及海底火山,屬於地震活動頻繁與火山作用區域。此外,台灣東北方的琉球群島及日本海域均為地震頻繁地區,這些海域地震活動所亦將有可能引發的海嘯。 台灣西南部與南部海域雖然較少活動斷層,引發海嘯的機率甚低。但是位於南方的菲律賓島有許多活動斷層延伸至海域,大規模斷層活動亦可能引發海嘯。 (資料來源中央地調所) 台灣東北海域海底火山分佈圖(0為火山的位置,△為高地熱流地點,數字12為龜山島) 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 (PTWC) 美國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嘯中心,運用所接收之美國地質調查所地震資料進行分析,當太平洋地區有大地震發生時,立即進行海嘯發生之研判,再透過驗潮站在海洋中實際觀測到的波高變化,預測海嘯波速及波高,更以數值模擬方法模擬出海嘯初波到達時間與可能波高,對各國及時發出海嘯預警。 太平洋海嘯中心地震站與驗潮站分布圖與預警模式。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海嘯在海洋中傳播速度約為0.2km/sec,P波在地殼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