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豆干中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检测
食品学院 08食安(3)班
潘金富200830610322
韦岸200830610323
摘要:检测食品中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能从一定程度上反应食品的质量。本实验使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和细菌总数PetrifilmTM测试片计数法这两种方法测定豆干中的细菌总数,使用大肠菌群MPN检验方法和大肠菌群PetrifilmTM测试片计数法分别测定豆干中的大肠菌群。通过不同方法测相同样品中细菌总数的结果相差较大,而通过两种方法测得的大肠菌群结果比较接近。
关键词: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 平板计数 PetrifilmTM测试片
前言
微生物学检验国家标准对菌落总数定义为:食品检样经过匀质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如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pH、需氧性质等),所得1ml(g)验样中所含菌落的总数 ADDIN NE.Ref.{86DE46A1-2B60-412C-AFC6-9F66E342C8F7}[2]。。菌落总数一般反映出食品的新鲜程度、是否变质和食品生产的一般卫生状况,是判断食品卫生质量,进行食品卫生学评价的重要指标 ADDIN NE.Ref.{F0B7B545-E2F1-4897-A0EC-4F0F8F78A5A2}[3]。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国家标准、IDF国际标准和菌落总数测试片法。国际标准优于国家标准,检出率高,营养全面,计数公式科学,茵落易于分辨,但检验周期较长 ADDIN NE.Ref.{BD5C466F-AF6B-400D-BE55-57CD0EDF13B9}[4]。而测定方法应该在较短时间内使尽可能多的细胞在培养基上生长,因此国标法更适合于实验教学的展开。测试片法与国标法比较相符程度很高 ADDIN NE.Ref.{C74F4380-DF4A-445C-A6D1-B0BDE06A2269}[5],操作简单,容易判读,但成本较高。
大肠菌群是指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多年来国内外都以大肠菌群作为食品污染的常用指示菌,并评价和判断食品被粪便污染的程度和有无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 ADDIN NE.Ref.{86DE46A1-2B60-412C-AFC6-9F66E342C8F7}[1]。多年来,国内外都以大肠菌群作为食品、水体污染的常用指示菌之一,并评价和判断食品被粪便污染的程度和有无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 ADDIN NE.Ref.{F0B7B545-E2F1-4897-A0EC-4F0F8F78A5A2}[3]。传统的大肠菌群计数采用多管发酵法,基于泊松分布间接计数最可能数,准确性高。有研究者在初发酵管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革兰氏阳性菌抑菌剂和显色剂,直接依据产酸产气及溶液颜色的变化,推算出水样中大肠菌群的含量,也能获得较好的准确性 ADDIN NE.Ref.{36CFA01C-954A-470E-9608-A55754CD82FD}[6]。通过改变培养基成分和特殊加工研制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ADDIN NE.Ref.{A77DF0A1-E4D8-4874-A9A9-1E0F0DF5BA0A}[3]。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菌总数检测
培养基与试剂,检测程序,操作步骤,参见国标GB/T4789.2-2008。
1.2 大肠菌群检测
培养基与试剂,检测程序,操作步骤,参见国标GB/T4789.3-2008。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细菌总数检测结果
2.1.1 各浓度梯度计数结果
表一:
稀释度
10-6
10-7
10-8
空白对照
平板一菌落数
77
82
32
0
平板二菌落数
98
91
45
0
由表一所示数据可知,随着稀释度的增加,平板一的菌落数呈不规则变化,而平板二的菌落数随稀释度变大而变小。按常理推断,稀释度越大,菌落数应该越小。平板一的不规则变化应该是由操作或是计数的误差导致。
2.1.2 细菌总数的计算与结果
N=∑C/[(n1+0.1n2+0.01n3)d]
式中:
N—样品中菌落数
∑C—平板(含适宜范围菌落数的平板)菌落数之和
n1—第一个适宜稀释度平板上的平板数
n2—第二个适宜稀释度平板上的平板数
n3—第三个适宜稀释度平板上的平板数
d—稀释因子(第一稀释度)
N=∑C/[(n1+0.1n2+0.01n3)d]=(77+98+82+91+32+45)/[(2+0.1×2+0.01×2) ×10-6]=425/(2.22×10-6)=1.9×108CFU/mL
由计算结果所示,该检样中细菌菌落总数为1.9×108CFU/mL。
根据PetrifilmTM测试片法,检样中细菌数为2.4×106CFU/mL。
2.2 大肠菌群检测结果
2.1.1 初发酵各浓度梯度阳性管数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