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圣叹评批‘两厢记》研究
多曲论者加以点评,但是很多点评仅停留在解文释意上,即便曲文或情节的好处,
也多偏用抽象的“妙妙”、“妙绝”等简单概括。金圣叹试图改变这种批评现状,
在西厢记》读法中他说:“仆幼年最恨‘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君’
之二句,谓此必是贫汉自称,王夷甫口不道阿堵物计耳。若果知得金针,何妨与
我略度。”(‘读法》i-=)因此,他对《西厢记》的结构、人物、语言等方面都
做了十分细致的评点。在点评之外,他还对《西厢记》做了大胆的改动。改动后
的《西厢记》,在戏剧结构体制、音乐体制、语言体制和人物形象上,较之王实
甫本《西厢记》(以下简称王本),均有诸多差异,这也就是金圣叹说的“圣叹批‘西
厢记》是圣叹文字,不是《西厢记》文字”(‘读法》七十一)。此评一出,就受到
广泛欢迎。
真正使《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流芳传世的还是金圣叹点评时富于才情的文字、
挥洒洋溢的情感。他对文字极其敏感,在‘西厢记》点评中,曾说起幼年时,因
张生一句“他不愀人待怎生”,觉得“此真活人于此可死,死人于此可活,悟人
于此又迷,迷人于此又悟者也”,竟“悄然一卧至三四日,不茶不饭,不言不语”
(《酬韵》夹批)。他对曲文情感的独特领悟,常使读者为之留连忘返。他的点评
妙语连珠,好友徐增在《天下才子必读书序》中评价他是“学最博,才最大,识
最超,笔最快”。
第一章、西厢记》戏曲体制特征
第一节、结构体制:四折一楔子的变动
元杂剧多是“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如凌漾初说:“院本止四折,其中有余
情难概入四折者,则又有楔子。”@也有极少数由多折加多个楔子构成。
王本《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但第五本是否为王实甫所作不断被人质疑。
金圣叹也认为第五本非王实甫所作,《西厢记》应止于第四本《惊梦》,并提出“一
部书,十六章”的结构新说法(他将第二本的第一、二折合并为一章《寺警》)。
但和“腰斩”《水浒传》“招安”故事不同,金圣叹保留了“续书”,并提醒读者
2
金圣叹评批‘西厢记》研究
注意和此前“十六章”作区别:“圣叹本不欲更录,特恐海边逐臭之夫不忘膻芗,
犹混弦管,固与明白指出之,且使天下后世学者睹之,而益悟前十六篇之为天仙
化人,永非螺蛳蚌蛤之所得而暂近也者。”(‘续之一》前批)
金圣叹还将《西厢记》中的楔子删掉了。吴瞿安说:“楔子者,元词中常有
之。盖剧中情节,间有非四折所能盖,遂加一楔子……此则以辅佐剧情之不足。”
∞王本‘西厢记》有五个楔子。除了第二本的楔子在第三折之前,其余四个楔子
均在第一折之前。楔子中有简短的宾白和曲子。第一、二本的楔子里有【仙吕】
宫的【赏花时】和【么篇】两支曲。第三、五本有【仙吕】富的【赏花时】两支
曲。第四本有【仙吕】宫的【段正好】一支曲。金圣叹取消五个楔子,直接将里
面的宾白和曲子并入随后一折,组成新的一“章”。
金圣叹综合前人所拟题目,将“十六章”《西厢记》以及“续书”概括为:
第一章:老夫人开春院(惊艳)崔莺莺烧夜香(借厢)
小红娘传好事(酬韵)张君瑞闹道场(闹斋)
第二章:张君瑞破贼计(寺警)莽和尚杀人心(请宴)
小红娘昼请客(赖婚)崔莺莺夜听琴(琴心)
第三章:张君瑞寄情诗(前侯)小红娘递密约(闹简)
崔莺莺乔坐衙(赖简)老夫人问医药(后侯)
第四章:小红娘成好事(酬简)老夫人问由情(铐艳)
短长亭斟别酒(哭宴)草桥店梦莺莺(惊梦)
续章:小琴童传捷报(捷报)崔莺莺寄汗衫(猜寄)
郑伯常干舍命(争艳)张君瑞庆团栾(荣归)
为方便说明,下文叙述王本《西厢记》,涉及到某折也同样采用金圣叹本章
目指代。
第一节、音律体制:曲牌联套体的变动
王骥德说:“曲何以言律也?以律谱音,六乐之成文不乱;以律绳曲,七均
之从调不奸。一@戏曲创作要谨遵音律规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