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瓷器底足火石红的真假.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瓷器底足火石红的真假 一、基本概念火石红,俗称“窑红”或“枇杷红”,都是指古代瓷器特别是元、明、清景德镇瓷器和龙泉瓷器露胎处所出现的橘红色或橙黄色的现象,它实际是由于胎土中存在的铁分子在高温中流动聚集,烧窑结束时在冷却过程又被二次氧化而呈现出来的色调,一般都附着于瓷器的胎釉结合处。其分布的特点是与胎釉结合处成平行的、宽窄不一的火石红圈,越靠近瓷器表面的胎釉结合线,火石红晶体密度就越大,颜色就越浓重,随着远离釉面,露胎部位的火石红晶体的密度和颜色也就越浅淡直至消失。一般来讲真火石红多由胎釉结合处析出,色泽柔和鲜艳,和谐自然,越远离胎釉处火石红色泽就越浅淡;而假火石红在器物胎底随处可见,色泽深浅不一,或过浓或过淡,很不自然。放大镜下观察,真火石红晶莹闪亮,深入胎内,与胎土融为一体;而假火石红则缺乏生气,浮在胎体表面。 二、形成原因火石红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1. 出窑后氧化的时间长短对火石红有直接的影响,时间越长火石红就越浓重。  2. 与胎土中的含铁量有关,含铁量越多的胎土火石红就越浓重。  3. 瓷器烧造的温度和气氛对火石红有影响。  4. 与胎釉的细密、粗松程度有关。越是胎釉粗松的,火石红就越浓重。 5. 与后天的使用情况有关系。传统火石红观念需要商榷,传统观念认为火石红石是出窑之前在降温阶段被二次氧化而成的。这种观点首先与实验矿物学的现有理论相冲突。火石红的真正形成原因是由于元明清景德镇青花瓷器的胎是由瓷石或瓷石加高岭土而烧成的。瓷石和高岭土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铁,瓷石中的铁元素多数以铁的氧化物晶体的形式存在,而高岭土中的铁元素则是以胶体铁离子的形式存在于胎土之中。铁元素在1200℃以上的高温烧瓷过程中就会形成瓷铁矿晶体,出窑后磁铁矿晶体经过长期的氧化和分解就会形成褐铁矿,也就是我们常见到的火石红。实验矿物学的理论和我们实际所观察到的情况相吻合,我们实际观察到的情况是:瓷器在出窑时是不会有火石红的,因为出窑时在高温条件下铁元素是不可能生成褐铁矿,只能生成磁铁矿,而磁铁矿是黑色的。磁铁矿在短时间内是不会被氧化成火石红的,真正的肉眼能看得见的火石红至少需要百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生成。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古瓷上的火石红痕时由于磁铁矿长期氧化分解而生成的次生矿物,不是烧出来的,而是长出来的。  三、火石红的分布特点火石红主要生长在古瓷的以下部位:  1. 底足的胎釉结合部。  2. 无釉的砂底。  3. 胎釉上较大的磁铁矿晶体周围。  4. 缩釉和薄釉处。  5. 早期生成的釉面片纹中。  6. 个别气泡和空洞周围。四、如何辨别真假火石红  1. 真火石红的分布符合长期生长的自然规律。  2. 真火石红的色调变化自然,相互之间有继承关系。  3. 真火石红从胎骨中泛出,深入胎骨不虚浮。  4. 真火石红的色泽柔和明亮,有半金属光泽。传统观念认为火石红时代越早就越浓重,到乾隆初期便渐行消失。而大量的实物证实,时代晚的火石红以有比此时代早的火石红浓重,乾隆之后直到清晚期的古瓷有些也有明显的火石红痕。传统观念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的偏差,是因为对火石红的真正成因和影响火石红生成的诸多因素没有科学全面地分析。火石红是鉴别古瓷真伪的重要依据,同样可以作为古瓷断代的重要参考因素。但不能仅凭火石红断代,那样是片面的,不科学的。由于使用瓷石的含铁量不同,以及藏品所接触的地理环境不同,所以露釉部分胎表的火石红状况也不尽相同,但不管如何不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火石红含有金属氧化的感觉并有晶晕,人工涂抹上去的火石红就没有这种感觉和视觉。只要我们仔细认真地观察,不用放大镜也能一眼看出来!假火石红景德镇仿制的火石红不是在烧瓷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而是涂抹上去的。有的人好不容易烧出了火石红,瓷器却烧坏了;其他因素没达到要求,火石红又烧不出来。唉!古瓷器上的那种自然的胎红和窑红不知道难死了多少人?于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作假者用刷红来制作假胎红和假窑红,这种假火石红既不是瓷器胎内铁质经高温二次氧化而析出,也不是窑壁窑床及匣钵等所含铁质在高温下经二次氧化析出后附着于瓷器的露胎处。这种涂的火石红有的看起来还有点味,它介于红与黄之间,有油腻感,衬托出胎或足底比较细润,但仔细一看,它不象真的火石红那样泛着半金属光泽,也不象天上的星星眨呀眨!这种涂的火石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假。现在有人发明用湿糠或谷壳烧,出窑时谷壳灰还粘在足底,用抹布抹去露出怪里怪气的火石红,有些人在做旧时做些土锈,一看也是假!有人说这种火石红可以瞒过专家的眼睛,那我说这种专家一定是伪专家。要不就是眼睛看到鲜花了!因此,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火石红的自然状态目前是无法仿制的。火石红在民国以后即电窑、燃气窑成立以后已慢慢消失.火石红、窑红、黄溢、窑黏都是形容元、明、清三朝瓷器胎釉之间

文档评论(0)

ma9828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