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第一章施工方案编制依据及原则
1. 编制依据
1.1xx高速公路xx至xx段工程建设项目G10合同段施工招标文件、标前答遗及业主提供的补遗书。
1.2xx公路勘测设计院提供的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
1.3交通部颁发的现行规范、规程、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定额、概预算编制办法。
1.4现场勘察所获得的资料。
2. 编制范围
xx高速公路xx至xx段工程建设项目G10合同段K161+000-K177+874.337全长16.874337公里,为路基、路面、桥梁、涵洞以及排水防护工程等,按招标文件有关要求编制。
3. 编制原则
3.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规定的施工工期、合同条款及招标文件要求,根据工程特点分批组织施工,在工期安排上遵守业主要求并尽量提前完成。
3.2严格执行交通部颁发的和招标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以及招标文件的《技术规范》。
3.3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做到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施工进度安排上实行平行流水作业,安排好各作业队之间的衔接和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的影响。
第二章 工程概况
1. 工程简介
xx至xx段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xx至xx高速公路的组成路段,也是xx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五纵五横三环四连”骨架干线公路横2的组成路段,东起在建的xx至xx高速公路终点xx市,西止吉蒙交界的xx,接内蒙古规划建设的xx村至xx高速公路,是xx省的“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
2. 设计标准
该项工程采用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利用路段路基宽25.5,新建路基宽26米,均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桥涵设计荷载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设计行车速度100km/h。利用路段行车道硬路肩横坡1.5%,新建路段行车道硬路肩横坡2.0%。
3. 主要工程数量
路基计价挖填土石方:1042949.81m3;
浆砌片石拱护坡:5310.00m3;
预制混凝土块护坡:865.9m2;
砂砾垫层厚15㎝:9344.75㎡; 厚25㎝:16130.00㎡;
石灰水泥土底基层厚15㎝: 8065.00㎡;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厚16.7㎝:255㎡;厚20㎝:75361㎡;厚24.5㎝:1128㎡;厚27㎝:1246㎡;厚30㎝:13139㎡;厚32㎝:27839㎡;
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基层厚18㎝:27578㎡;厚18㎝:54654㎡;
透层:30856.00㎡;
粘层:582010㎡;
下封层:10064㎡;
改性沥青玛蹄碎石混合料厚4㎝:147552.00㎡;厚5㎝:233222.00㎡;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厚4㎝:12360㎡;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厚5㎝: 12360㎡;厚5㎝:147552㎡;
ATB沥青碎石混合料厚8㎝: 59288㎡;
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0㎝: 25061.88㎡;厚26㎝: 47613.00㎡;
培土路肩:2764.89m3;混凝土预制块路缘石:366.9 m3;旧路混凝土预制块路缘石安拆:1833.50 m3;中央分隔带排水沟:1658.00m。
以及旧路面粒料的改善、旧路面的结构补强清理及路面病害处理等
大中小桥:11座,分别为预应力空心板和预应力连续箱梁;
圆管涵:0.5~1.5m的单孔钢筋混凝土圆管涵6道。
4. 工程位置及概况
本项目区域位于xx省西北部,区域范围东经122°21′至124°49′,北纬45°05′至45°03′,座落在科尔沁草原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带上。本设计段所经地形舒缓,起伏不大,最高点在xx市附近,海拔高度149.5m,最低点在安广镇附近,海拔高度131.6m。路线经过地区在地貌分区上,隶属于xx省中西部xx、扶余沙丘覆盖的冲积洪积扇区与冲击平原区,土地多以耕地为主,土地沙化和盐渍化现象明显。
5.水文气象条件
5.1水文特征
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以潜水和上层滞水为主,地下水位在2-20m不等,一般路段4m深未见地下水,对路基稳定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区域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过境河流两大部分。大气降水因受季风控制和地形影响,在地域和时空分配上,具有明显的差异。
①地表水
路线所经区域,地表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表径流的地区分布及特性基本上与降水规律相一致,即地区分布不均匀、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差异也大。因降水特点,自南至北呈递减趋势,年内的地表径流集中在6-8月份。年径流的分布特点,导致洪水暴涨暴落,且易发生水患。径流少时,大部分河流干涸,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诸多困难。
②地下水
路线所经地区属松嫩沉积区的南部,是北向开口的蓄水构造盆地。隔水底板绝大部分是白垩纪泥岩,其上有良好的含水层,为地下水的汇集与储存提供条件,地下水较丰富。
5.2气象条件
(1)项目区域在全国气候区划中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大气环境的影响,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