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语文期末考试专业复习资料.docVIP

现代大学语文期末考试专业复习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专业:文化传播系10广告 一、报刘一丈书 1、作者简介: 宗臣(1525~1560) 字子相,号方城山人。明代文学家。 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 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 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宗臣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2、中心; 揭露了当时明朝的社会黑暗,官场腐败,也同时表明自己的清白,不受贿。 全文针对刘一仗来信谈到的“上下相孚,才德称位”借题发挥,揭示了明代官场的所谓“上下相孚”的真相,鞭挞了官场污浊和钻营成风之丑恶风气。 文章有着强烈的批判性与现实针对性。 3、写作手法: 采用既夸张变形有间接传神的手法。 ①描绘人物极善于细节描写。 以人物行为的典型细节来刻画,生动地传达出他们厚颜无耻的丑态。如干谒者的前恭后倨,逢人炫耀的丑态。 ② 映衬的手法。 三个反面形象互为映衬,丑恶而各有个性。作者洁身自好的言行,与笔下所描绘的官场群丑图也形成鲜明对比。 4、描绘: 干谒者——奴颜婢膝,丧尽人格。 权要者——貌似凛然,虚伪贪婪。 守门人——势利奸恶,刁钻小人。 5、分段及段意: 第一段对来信作了恭敬的酬答,然后由“上下相孚,才德称位”把话锋一转,就所谓“上下相孚”四字借题发挥,引到官场现状上来 第二段是全文的重心所在。以某人奔走权门时,谄上欺下、丑态毕露的例子,揭示明代社会当时所谓“上下相孚”的真实内情和丑恶本质。 第三段述自己的平素行状,表明不同流合污的志趣。 末一段劝慰刘一丈,为文章作结,也是书 信往来的礼貌。表示了对刘抱才受困处境 的同情,同时劝慰刘一丈把眼光放远。 二、巍公子列传 1、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伟大的史学家,人格: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作品介绍 《史记》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3000余年,纪传体,共130篇, (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 3、分段及段意:(记叙文) 事件1:礼贤下士 事件2:偷符救赵 4、人物性格: 信陵君:虚怀若谷、礼贤下士、急人所难、豪侠重义。 侯赢:胸有经络,肝胆相照 朱亥:急公好义、视死如归 如姬:有胆有识、见义勇为 5、艺术手法: 在叙事中刻画任人物,在写人中交代了历史时间的始末,将历史与文学交融为一体。 通过对待侯赢,盗符救赵来表现巍公子的品行。 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改名周树人。中国现代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此文写于9-18事变,日本占领东北之后。 2、分段: 第一段(1~5)指出与批驳失去自信力的中国人 第二段(6~14)歌颂还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3、字词含义: 第一段中, “我们”:“中国人”指还有一部分人 他信力:自欺力的作用 第二段中, “我们”:“中国人”指全体 “脊梁”:中国历史上的代表 “脂粉”:指信“地大物博”、信“国联”、信“神”的行为。 4、中心: 批判当时中国人民的无知,同时也表明了历史与现实,说明中国荏苒有一部分有自信力的勇敢人士。 5、有自信力的中国人的具体表现: 他们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赴后继的战斗,不过一边总在摧残,被抹灭,消灭于黑暗中,不能被大家所知道罢了。 四、湘夫人 1、背景介绍: 《诗经》是现实主义, 《楚辞》是浪漫主义,作者屈原 《诗经》、《楚辞》中国文学的源头。 屈原,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楚人,战国时期大诗人,出生贵族。 2、分段及段意: 全诗屈原描写湘君等待湘夫人的心情 第一段(1~6句) 盼望的焦急与惆怅。 第二段(7~17句) 描述湘夫人来时场景 第三段(18~20句) 描述清醒,依旧等等 3、中心: 表现对纯洁爱情的渴望,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写作手法: ①想像出乎意料 ②情感感人 ③多用比喻与排比的修辞手法。 五、蒹葭: 1、作品简介: 《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由周到春秋中叶,305篇,又称“诗三百” 题材:“风”、“雅”、“颂”,“风”有160篇、“雅”有105篇、“颂”有40篇。 手法:“赋”、“比”、“兴”, 比:指比喻 兴:指先言他物,然后言所咏之物 2、感情: 表现出对伊人的思念。 3、艺术手法: ①重章叠句,音节纯朴,节奏欢快。 ②比兴手法 ③意境:可望而不可及。 补充:中国古典诗歌(律诗) 1、唐诗的最鼎盛时期是唐朝。 2、格式: ①句式: 唐代以前:古体诗 唐代:五言、七言,(4联8句)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②押韵: 每一句的末字需要押韵。 ③对仗: 颔联、颈联必须对仗,字的词性相同。 ④平仄: 每联上下两句声调上必须相反。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六、沈园二首 1、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