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兴隆县平安矿业有限公司平安堡煤矿一带煤田地质特征
【摘要】介绍兴隆县平安矿业有限公司平安堡煤矿一带煤田地质特征。
【关键词】煤田区域地质;煤层特征;煤层沉积环境
1、矿区位置
位于兴隆县城35°方位,隶属于兴隆县平安堡镇和鹰手营子矿区北马圈子镇管辖,面积为7.9085km2。
矿区范围坐标表
编号 X Y 编号 X Y
1 448823212 4485636
2 448823513 4485279
3 448779514 4484829
4 448822915 4484357
5 448759316 4484225
6 448742917 4484559
7 448732318 4484759
8 448673919 4484766
9 448664520 4485000
10 448648921 4486718
11 4485955
开采深度:由740米至0米标高 矿区面积:7.9085km2
2、区域地质条件
矿区位于中朝准地台(I2)、燕山台褶带(Ⅱ22)、马兰峪复式背斜(III27)、宽城凹褶束(IV224)鹰手营子不完整的倒转背斜(Ⅴ)之中。为兴隆煤田西部边缘,构造较复杂,地层整体走向与构造方向基本一致。
2.1地层
出露地层为太古界迁西群拉马沟组;中上元古界长城系常州沟组、串岭子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高于庄组;蓟县系杨庄组、雾迷山组,洪水庄组,铁岭组;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马岭组、景儿峪组;古生界寒武系府君山组、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奥陶系冶里组、亮甲山组、马家沟组;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二迭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侏罗系九龙山组、髫髻山组;新生界第四系。
2.2构造
矿区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构造主要为伴随断裂构造所形成的宽缓褶皱和密集的小褶曲,断层间煤层基本上呈单斜构造。
2.2.1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在矿区西部(原北马圈子井田)比较发育,总体为一宽缓的向斜构造,其轴面走向与走向逆断层基本一致,为30°,且由西南向东北稍微倾伏,边缘向区内倾斜,形似单人洗澡盆,两翼各为一斜歪背斜,两者轴线相向倾伏,形成中部下凹的鞍伏构造,背斜与向斜构成了该处的主要褶皱构造;东部、南部(原南马圈子井田和平安矿业有限公司煤矿)褶皱构造主要为伴随断裂构造所形成的宽缓褶皱和密集的小褶曲。
2.2.2断裂构造
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对煤田的开采造成严重影响。原北马圈子井田内断裂构造形迹,多为逆冲断层,其次为张扭性断裂;原南马圈子井田断裂构造以走向逆断层为主,伴有斜交正断层,各断层呈迭瓦式排列,走向变化较大,自西北向东南断层倾角逐渐变缓,断裂在井田中部最为发育,并由中部向两翼延展或消失;原平安矿业有限公司煤矿范围内断裂构造除F16断层为区域性断裂外,井田内存在次一级的高角度逆冲断层组及近水平弧形断裂,伴生和派生小断层非常多。从井巷工程揭露和控制来看,次一级构造间切割严重,产状变化很大。在剖面上形成弧形的逆冲断层切割严重,造成井田中部有不同程度的断裂破碎带和牵引褶曲。
2.3岩浆岩
岩浆岩侵入较为严重,尤其西部原北马圈子井田中最为发育,边界外侧沿走向断续分布着巨大的岩浆岩体,向东、南部南马圈子井田、平安矿业有限公司煤矿岩浆岩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岩浆岩主要为粗面岩、安山岩、长石斑岩和辉绿岩等浅成岩,分布广泛,呈岩床、岩墙、岩脉等产出。岩墙横穿煤层,将煤层切剖成若干块;岩床在薄煤层中忽上忽下起伏变化极无规律;岩脉在煤层中上下横穿,极无规律,呈串珠状、脉状、扁豆状,厚度变化大,由于岩脉体积较小,勘探钻孔不易发现,但在采掘中却常遇到,时断时续很难掌握。岩浆岩的侵入形态同煤层厚度、结构、破裂程度等有一定的关系,在复结构、小断层和节理比较发育的厚煤层中,多为串珠状、扁豆状等不规则形态出现,侵入部位也多变;在薄煤层中,多成层状,连续分布,较有规律性。岩浆岩的侵入,不仅使原来复杂的构造更复杂化,同时使局部煤层的原始结构受到严重破坏,煤厚变薄,煤质焦化,甚至失去可采价值。岩浆岩的大量侵入,对煤层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作用,给采掘生产带来许多经常性的困难,常因工作面遇到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