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存货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会计科目的设置和报表列示 【例题1】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2010年4月购入A材料1 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30 000元,增值税额为5 100元。该批A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1%的合理损耗,实际验收入库990公斤;在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300元。该批入库A材料的实际总成本为( )元。 A.29 700  B.29 997 C.30 300  D.35 400 【答案】C  如果赊购附有现金折扣条件,则其会计处理有总价法和净价法两种方法。 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由于现金折扣的使用并不普遍,因此,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采用总价法进行会计处理。 ②第1年年末,支付分期应付账款。 借:长期应付款——N公司 500 000 贷:银行存款 500 000 以后各年年末支付分期应付账款的会计分录相同,此略。 6.外购存货发生短缺的会计处理 ①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应提高入库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减少实际收到的材料数量,不必另作账务处理。 ②属于供货单位责任事故造成的短缺 在货款尚未支付的情况下,应按短缺的数量和发票单价计算拒付金额(如有代垫运费,也应按比例分配拒付)填写拒付理由书,向银行办理拒付手续;银行同意后,按实际承付金额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在货款已经支付,并以记入“在途物资”账户的情况下,当材料运达企业验收入库时发生短缺或毁损时,则应填制“赔偿请求单”,向供货单位索赔,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在途物资”科目。 ③属于运输部门的责任造成的短缺或毁损,应向运输部门索赔,赔偿款通过“其他应收款”核算。 ④属于遭受意外灾害发生的损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不得增加材料的采购成本,应暂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在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 (4)收到供货方补发的材料,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1 500 贷:应付账款——甲公司 1 500 (5)收到运输单位赔偿的货款。 借:银行存款 1 404 贷:其他应收款——××运输单位 1 404 设置的账户 委托加工物资 练习题 1. 2007年5月28日,企业委托甲企业加工一批商品,为应税消费品,原材料的成本为30000元,加工费用为15000元,不含增值税。消费税税率为5%,双方均为一般纳税人,材料收回后直接用于出售,支付往返运杂费用为2000元。 2.2007年5月30日,企业委托甲企业加工原材料,为应税消费品,原材料的成本为50000元,加工费用为25000元,不含增值税。消费税税率为10%,双方均为一般纳税人,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支付往返运杂费用为4000元。 先进先出法 某企业2010年3月1日,结存A材料10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50元,本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4日,购入A材料5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57.5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2)6日,发出A材料800公斤,用于生产产品。 (3)7日,购入A材料7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47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4)18日,发出A材料1300公斤,用于生产产品。 (5)20日,购入A材料8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65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6)26日,发出A材料300公斤,用于生产产品。 要求:1.计算6日发出材料成本。 2.计算18日发出材料成本。 3.计算26日发出材料成本。 4.期末结存的材料成本。 6日发出材料成本 =800×150=120000 18日发出材料成本 = 200×150+500 × 157.5+600 × 147=196950 26日发出材料成本 = 100×147+200 × 165=47700 期末结存的材料成本 =600 ×165=99000 采用先进先出法,存货成本是按最近购货确定的,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的市场价值. 优点: 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 缺点: 工作比较繁琐,而且当物价上涨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A材料明细账(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月初结存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实际成本 单价 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收入存货数量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优点:采用加权平均法,考虑了不同批次进货的数量及单价

文档评论(0)

duoduoy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