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我們身邊的大地 5-1 水的分布與水資源 5-2 岩石與礦物 5-3 地表的地質作用 5-4 河道與海岸線的平衡 5-1 水的分布與水資源 一、水資源 1.地球上的水約佔地表的70% 2.能被人類直接使用的淡水資源存在地下水、河流與湖泊,主要是以 補充。 水循環包含蒸發、凝結、降水 二、海洋、冰川、河流與湖泊 1.海洋: (1)鹽類的來源,是河水或地下水溶解岩石中的某些成分,帶入海水中形成的。海水中最主要的鹽類為 與氯化鎂。 (2)鹽度:海水中鹽類的含量,是以千分比(‰)表示。海水的平均鹽度為35‰,表示每1000公克海水中有35公克的鹽類。 2.冰川:降雪累積並壓密成冰後,緩慢的由高處往低處移動形成的。 3.河流:地表水往低處流動,會逐漸匯集到主要河道。 4.湖泊: (1)在潮濕多雨的地區,湖泊常與河川或 海洋相通,形成的湖泊多為 湖。 (2)在乾燥少雨的地區,湖泊常是河川的 終點,此形成的湖泊多為 湖。 補充 湖泊具有防洪、蓄水、灌溉、發電、觀光等功能,臺灣天然湖泊數量少,且規模不大, 是臺灣最大湖泊。 臺灣年平均降水量約(2500mm)是世界平均降水量(700mm)的3.5倍,可是臺灣的降雨量然雖豐沛,但實際可利用的水資源卻有限。 三、地下水 儲存在地下岩層孔隙或細縫中的水,稱為地下水。 透水層(含水層):砂 岩孔隙較粗,所以滲水性較好,易於含水,所以為透水層。 不透水層:頁 岩質地緻密,所以不易透水,所以為不透水層。 自由地下水:若下滲過程中遇到不透水層開始累積,使岩層中充滿水分,稱為自由地下水,其頂面稱為地下水面。 受壓地下水:因岩層結構,使雨水流入兩不透水層之間,累積達到飽和狀態,則形成受壓地下水。 普通井:大部分汲取自由地下水。 自流井:當井深入受壓地下水層,且因井口面低於受壓地下水面,地下水會自動湧流而出,稱為自流井。 A: 普通井(受壓地下水) B :自流井 C :普通井 D : E :普通井 4.影響地下水面高低的因素: (1)雨季與旱季。 (2)地勢高低。 5.地下水可以與河水或湖水相互調節,若地下 水面露出地面則會形成泉水。 6.超抽地下水的後果: (1)地層下陷。 (2)海水倒灌。 (3)地下水鹹化。 5-2 岩石與礦物 一、岩石的形成 1.依照岩石的形成過程,可將岩石分成 沉積岩 火成岩 變質岩 岩石的循環 2.沉積岩: (1)湖泊或海洋中的碎屑物質沉積後,經過壓 密、膠而形成的岩石,是地表最常見的岩 石。 (2)依照沉積物的顆粒大小,可將沉積岩由粗 至細再分為礫岩、砂岩、頁岩。 (3) 石灰 岩也是沉積岩,有些以生物遺骸堆 積而成,有些則是由溶解於水中的碳酸鈣 沉澱組成的。 2.沉積岩: 3.火成岩: (1)由岩漿冷卻凝固形成的岩石,是地殼中含 量最多的岩石。 (2)依結晶顆粒大小可分 火山 岩(顆粒較小) 與 深成 岩(顆粒較大)。 3.火成岩: 4.變質岩: 沉積岩或火成岩經由高溫、高壓作用,使內部礦物種類或顆粒大小改變所形成的岩石。 二、岩石中的礦物 1.礦物是自然產出、均質、無機的固體,有 一定的化學組成和物理性質。 2.礦物變成岩石還要再經過成岩作用:壓密 與膠結。 3.分辨礦物的方法: 顏色. 硬度. 條痕. 解理. 光澤. 晶形. 化學性質。 4. 摩氏硬度表: 5.常見造岩礦物 5-3 地表的地質作用 一、改變地表的力量:是由內部營力與外部 營力兩種力量平衡作用的結果。 二、地球外部的地質作用 1.風化:岩石受到空氣、水、生物等影響,緩慢崩解疏鬆的過程。 (1)岩石風化之後的產物為 土壤 。 (2)可能會造成岩石性質改變。 (3)寒冷乾燥地區以 物理 風化為主。 (4)溫暖潮濕地區以 化學 風化為主。 2.侵蝕:對岩石表面的磨蝕作用。 (1)河流 a.河流的侵蝕:向源侵蝕使河流加 長 、側向侵蝕使河流加 寬 、向下侵蝕使河流加 深 。河流侵蝕會造成 V 型峽谷。 b.坡度變陡或流量增多時,侵蝕與搬運能力變 強 。 c.在上游時,河流流速快,侵蝕量>堆積量,主要以 侵蝕 為主;在下游時,河流流速慢,侵蝕量<堆積量,主要以 堆積 為主。 d.河流在轉彎處因兩側河岸流速不同,造成侵蝕與堆積作用的不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