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蓝染工艺的保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志科技大學 經營管理系 專題研究 文化產業尋根 :三峽藍染工藝的保存、傳承與再生 組 員: 學 號 姓 名 林宛葶 曹絹絹 陳怡安 陳冠竹 指導老師: (簽名)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十二月七日 PAGE 50 摘要 傳統工藝是在地文化的表徵。可惜的是,伴隨生活型態與產業結構的改變,許多傳統工藝漸漸走向歷史,而其衍生的文化精神亦正式微中,三峽藍染即為一例。尋找百工研究小組從新北市出發,以三峽藍染為處女作,期盼喚醒對鄉土文化與地方特色的那股情懷。基於此,本研究以文化產業尋根為軸心,主要探討的問題是:三峽藍染工藝如何保存、傳承與再生?為找尋這樣的答案,本研究採田野調查方式進行,期間,針對政府單位(工藝所、三峽區公所)、地方文化工作團體(三角湧協進會)、早年染坊業者、關心地方發展相關人士等進行深度訪談。整個過程依循質化研究的步驟,結果歸結如下:籌建三峽藍染文史館,保存文史資料的及染製技術;散播藍染工藝的種苗並與國內外藍染工藝結合;將三峽藍染推向「在地化」、「精緻化」與「文化創意產業化」的方向發展。除此之外,三峽藍染的保存、傳承與再生,無論哪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傳統工藝背後的生命力與文化精神延續的深遠意涵。 關鍵詞:傳統工藝、三峽染、三角湧文化協進會、文化創意產業 目 錄 摘要 i 目錄 ii 圖目錄 iv 表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1.1研究動機 1 1.2研究問題 3 1.3研究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三峽藍染工藝的起源 5 2.2三峽藍染工藝的蛻變 9 2.3三峽藍染發展的困境 14 2.4文化創意對傳統工藝的影響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4 3.1研究框架 24 3.2資料收集 25 3.3深度訪談 28 3.4資料整理 29 第四章 分析與討論 30 4.1三峽藍染工藝的保存 30 4.2三峽藍染工藝的傳承 36 4.3三峽藍染工藝的再生 42 第五章 結論與文化意涵 48 5.1結論 48 5.2文化意涵 49 參考文獻 51 附錄 A 文史工作者林炯任先生訪談文字稿 54 B 第一家染坊後代林俊仁先生訪談文字稿 60   C 工藝研究所侯博倫先生訪談文字稿 62 D 三角湧文化協進會總幹事劉美鈴訪談文字稿 65 E 第一家染坊後代林恭平先生訪談文字稿 73   F 三峽區公所羅小姐訪談文字稿 74 圖目錄 圖1-1研究流程 4 圖2-2藍靛製作 6 圖2-2染布製作過程 7 圖2-3三峽藍染文化產業階段歷程 13 圖3-1研究架構圖 24 圖3-4訪談程序 29 表目錄 表3-1訪談對象 25 表3-2次級資料統整 27 緒論 1.1研究動機 三峽,一個以金牛角麵包出名的古老小鎮裡,其實在以前原是一個「大染鋪」不管是中台灣還是南台灣的布匹都是送至三峽染製。藍染這個工藝在三峽是有其歷史地位、也代表著三峽居民早期經濟型態。染布業曾有著豐厚的經濟利潤,三峽地方上的重要人物都各個成立了染坊,甚至有外地商人遠到來此經營, 其規模之甚,每家染布業,各有其獨門配方和絕活,各自出品的貨色亦不盡相同,因此也吸引許多外地客前來批貨,貨品銷至全台各地。今日民權老街一座座街樓上,仍能看到「林榮祥染坊」、「成和染坊」等匾牌,而昔日匾牌最華麗的「金聯春」染坊的樓牆上,還留有「本染坊不惜重資精撰原料嚴督加工製造發售」的橫批(林炯任,2009),證明了藍染曾在這個小鎮渲染過的痕跡。 至七○年代,人民生活與價值觀產生很大的改變,直接衝擊了傳統文化,許多百工工藝漸漸式微,像是捏麵人、吹糖這類較於藝術性質的工藝,多改為機器代工;孩子們手上把玩的也不再是可愛的捏麵人,而是塑膠玩具。三峽藍染亦是如此,須由手工製作的藍衫已跟不上科技的進步,衣物早可以輕易大量生產,染坊理所當然也無法再獲取豐厚的利潤,曾經紅及一時的染布業,因為這樣趨勢的改變,導致無人將其薪火相承,這一差,中間就差了八十年的斷層。藍染乃三峽的地方特色產業,它象徵的是一種飲水思源、文化的傳承,也傳達了三峽人儉樸、樂觀、進取的精神,對在地人來說,更是他們自身文化的根源,在面臨此項文化產業即將消逝的同時,有一群人站了出來,設法想將其留存下來,但是該用什麼方法?如何做?這是必須去思考的。 三峽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