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中的施工测量技术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厂房矩形控制网和柱列轴线测设 柱列轴线桩 2.吊车梁安装测量 3高程传递 路线纵断面图测绘 一、路线纵断面测量 (一)、基平测量-------控制测量(同四等水准测量) (二)、中平测量-------逐个测定中桩的地面高程 路线纵断面图测绘 1. 测设横断面方向 1. 测设横断面方向 ——钉轴线控制桩或设置龙门板,保存轴线位置, 便于施工时恢复轴线。 图11-25 龙门桩和龙门板 3.建筑物轴线控制 ——开挖基槽或开挖基坑,槽底或基坑底标高控制。 ◆确定开挖边线; ◆控制开挖深度; ◆基础结构施工的轴线控制。 水平桩 -1.200m -1.500m 4.基础施工测量 二.工业建筑施工测量 1.厂房控制网和柱列轴线测设 2.基础施工 3.建筑构件安装 根据建筑方格网测设厂房矩形控制网 要求:直角误差??10?;距离误差?1/10000 大、中型厂房的矩形控制网可分二级布置 1.厂房矩形控制网和柱列轴线测设 沿厂房控制网钉柱列轴线桩; ◆大、中型厂房可沿矩形控制网钉“距离指标桩”, 然后根据距离指标桩钉柱列轴线桩。 杯型基础施工: 1.基坑放样——钉定位小木桩,画基坑开挖线 2.基坑抄平——基坑的高程测设 3.基础模板定位 定位小木桩 图11-27 柱基础施工控制桩 图11-28 杯型基础 2.柱基础施工 厂房主要构件: 柱子、吊车梁、屋架、天窗架、屋面板等 构件按设计尺寸预制,安装时应达到一定精度 图11-29 预制厂房柱子的弹线 柱子安装测量 三个要求: a).牛腿面标高等于其设计标高 b).柱脚中心线与柱列中心线一致 c).柱身垂直 3.建筑构件安装 注意事项: 图11-30 柱子的竖直校正 ◆经纬仪检验校正,消除横轴误差; ◆经纬仪严格整平,竖轴铅垂; ◆柱子受较大温差会产生变形,应避免。 (1).牛腿面标高抄平 要求:标高误差??5mm (修平或加垫块) (2).吊车梁中心线投测 吊车轨道安装测量 (1).将轨道轴线投测到吊 车梁顶面上; (2).轨顶标高测量,调整 填块; (3).轨距控制;轨距误差 ??10mm。 吊车梁安装测量 1.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2.轴线控制点的垂直投影 3.高程传递 三.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桩基础,深基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或 钢结构),垂直度控制。 (一).基础施工测量 1.轴线测设,设置轴线控制桩; 2.桩位测设; 3.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位置测设; 4.基坑抄平,底板垫层放样; 5.地下建筑轴线放样; 6.至?0,基础施工结束。 1.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二).轴线控制与轴线投测设 建筑物矩形控制网布置在?0层面上,标志牢固、精 确。选择点位时,应参考设计图纸,考虑以下因素: ①控制网各边应与建筑轴线平行; ②相邻控制点应通视; ③控制点的铅垂线方向应避开横梁和主钢筋。 建筑物矩形控制网布置 ①沿控制点铅垂线设预留孔(20cm?20cm?30cm?30cm); ②用垂准仪向上投测控制点。 2.平面控制点的垂直投测设 1.利用水准仪、钢尺传递高程。考虑尺长改正、 温度改正。2.全站仪天顶测距法。 3.高程传递 线路测量 P S R Q A B x 1.计算测设数据 (1)计算AB、 AP边的坐标方位角。 (2)计算AP与AB之间的夹角。 (3)计算A、P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xP,yP) (xA,yA) (xB,yB) DAP 例 已知 试计算测设数据β和DAP。 解: DAP A B P Q R S 2.点位测设方法 检查建筑物四角是否等于90?,各边长是否等于设计长度,其误差均应在限差以内。 测设距离和角度时,可根据精度要求分别采用一般方法或精密方法。 DAS DBQ DBR 角度交会法是在两个或多个控制点上安置经纬仪,通过测设两个或多个已知水平角角度,交会出点的平面位置。 三、角度交会法 角度交会法适用于待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远,且量距较困难的建筑施工场地。 什么样的建筑施工场地适宜用角度交会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P A B C x x x 1.计算测设数据 (1)按坐标反算公式,分别计算出αAB、αAP、αBP、αCB和αCP。 (2)计算水平角β1、β2和β3。 2.点位测设方法 A B C 示误三角形 P 若示误三角形边长在限差以内,则取示误三角形重心作为待测设点P的最终位置。 测设β1、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