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905)
专业特点:
第四纪地质学专业主要从事第四纪(2.5MaBP)以来与人类起源、文明发展、人类活动有关的资源、气候、海面变化、构造运动、灾变事件等自然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趋势研究,侧重于利用多学科交叉合作手段提取和分析保存于第四纪地层中各种高分辨率的环境演变信息,弄清区域人类活动和环境演变的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在应用研究方面侧重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地质灾害整治、环境规划与保护,以及探明和开发第四纪海陆相地层中的能源和资源,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研究依据。
? 目前该专业尤其侧重于国务院2006年2月颁布的十一五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纲要中“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以及“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三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内容,重点开展自全新世开始11500aBP以来的人类活动和环境演变事件包括冰期和间冰期循环以及极端气候和环境灾变事件的影响研究,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时间尺度:1)来自沉积记录的全新世主要自然灾害;2)全新世初至商周时代无文字记载期自然地层和考古地层灾变信息的提取;3)5000aBP以来有文字记载时期灾变事件的信息记录;4)过去百年来有器测记录的信息研究,特别要了解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如何在遭遇灾变事件后完成快速恢复的现象。此涉及人与自然变化的研究尤其强调利用地球科学家与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气象学家甚至天体物理学家的广泛合作,采用多学科合作手段,解决全新世以来高分辨率的环境演变与灾变事件研究难题,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培养目标
1、硕士阶段
要求通过硕士阶段的学习和参加科研课题实践,基本掌握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全球变化科学、环境演变与环境考古等基本理论和一定的野外调查技能及实验方法,能独立完成本专业方向的科研任务,对本学科国际前沿理论有所了解,能较熟练运用本专业技能和计算机与GIS技术,为国土整治、环境与国土规划、考古与文博事业以及政府决策等提供科学研究依据。毕业后能担任与地貌第四纪地质学、环境演变预测、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整治、环境规划与保护等有关的科研教学或政府管理部门的工作。
2、博士阶段
要求通过博士阶段的学习和参加科研课题实践,打下扎实的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全球变化与环境演变科学等理论基础,熟悉本专业热点问题,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科学视野,能熟练掌握获取第一手资料的野外调查技能和某一门类的实验技术,能熟练运用本专业技能和计算机或GIS技术,能主要利用第一手资料撰写出高水平的博士学位论文,在本专业理论方面取得突破。毕业后能胜任与地貌第四纪地质学、环境演变预测、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整治、环境规划与保护保育、环境考古与文博事业等有关的科研教学或政府管理部门的工作。
二、研究方向
1、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
2、环境演变与环境考古
3、地貌与第四纪地质
三、招生对象
1、硕士生招生对象
1)本科毕业生或大专毕业工作三年以上者
2)本科同等学历者
2、博士生招生对象
1)硕士毕业生或本科毕业工作五年以上者
2)硕士同等学力者
四、学习年限
1、硕士:学制三年
2、博士:1)全脱产:学制3—4年;2)定向和委培:学制3—5年
五、课程设置、
硕士阶段
课程名称
任课老师
授课时间
学分数
A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秋
2学分
自然辩证法
春
2学分
硕士英语
秋
4学分
B类
自然地理学基本问题
杨达源 许有鹏周生路
秋
2学分
人文地理基本问题
张 捷 章锦河
春
2学分
地理信息系统
李满春
春
2学分
海洋地质学进展
王 颖 刘绍文
春
2学分
C类
全球变化科学导论
朱 诚
秋
3学分
环境考古
朱 诚
秋
2学分
第四纪研究
李徐生
秋
2学分
环境演变实验方法
马春梅、李 兰
春
2学分
D类
现代沉积环境分析
殷 勇
秋
2学分
第四纪年代学
韩志勇
秋
2学分
现代地貌学
吴小根 韩志勇
春
2学分
(注:D类课可由导师根据培养方向安排研究生在我校地科系、历史系、现代分析中心或其它院系选课。)
(A类课须全选,B类课不少于6个学分,C类课不少于9个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2个学分)。
(二)博士阶段
1.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
2.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3.自然地理学进展
4.人文地理学进展
5.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进展
六、培养方式
1、硕士:第1学年主要完成学位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第2学年主要参加导师指导的科研课题实践,第3学年完成硕士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分刷题题库】价格鉴证师《价格鉴证案例分析》历年真题详解历年真题2019年价格鉴证师《价格鉴证案例分析》真题及详解案例分析题.pdf VIP
- 天一大联考河南省2025—2026学年(上)高三阶段性检测物理含答案.doc VIP
- 《淘宝金融合作方案》课件.ppt VIP
- 天一大联考河南省2025—2026学年(上)高三阶段性检测英语含答案.doc VIP
- 天一大联考河南省2025—2026学年(上)高三阶段性检测数学含答案.doc VIP
- 天一大联考河南省2025—2026学年(上)高三阶段性检测生物含答案.doc VIP
- 小班数学活动串木珠.pptx VIP
- 天一大联考河南省2025-2026学年(上)高二年级秋季检测生物+答案.pdf VIP
- PLC应用技术 第3版 项目五 自动送料装车控制.ppt VIP
- DBJ50_T-037-2017 烧结页岩多孔砖和空心砖砌体结构技术标准.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