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 下工程 防水设计原 则与
术
刚柔材料 的集成效应
张玉玲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北京 100088)
摘【要]论述了合理确定地下工程防水的设防高度、建立刚柔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面对地下工程急剧增多并不
相济的防水体系和对工程薄弱部位 (变形缝、后浇带、施工缝 断向深、大及形态复杂方向发展的趋势,传统的单一
等)设置多道防线的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原则及技术要求。 的刚性或柔性防水的弊端愈来愈明显地凸现出来 ,远
关【键词】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外加剂防水混凝土;刚柔集成 远不能适应建筑发展的需要。在总结地下工程防水技
效应 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后,刚性与柔性材料相结合
[文章编号]1007_497X(2009)一09一o0O5—06 的防水理念被提了出来 ,并在工程实践中收到明显成
[中图分类号]Tu761.11 效。我国国家标准GB501O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
文【献标识号]A 范》2001版和2008版的总则中均明确规定了地下工
W aterprOOfing design criteria 0f undergrOund wOrls【and 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循 “防、排、截、堵相结合,刚
c0mbined effects of rigidandnexiblemateriaIs/Z/hang 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1_2]。
Yuling 在GB50l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出
[Abstract],I1leanicledesc eswaterpro ngdesigncriteriaand 台之际,本文着重论述建立刚柔相济的防水体系,介
technicalrequirementsofundergmundworks,includjnghow t0 绍新型外加剂防水混凝土的技术特性 ,阐述提升刚
specifywaterpmofingrequirememreasonably,tosetupawate卜 性、柔性防水材料集成效应的意义,旨在深人理解规
pmofingsystem withcombination0frigidandnexiblema£erials 范的基本涵义,不断提高地下工程防水设计施工水
andtohavemultiple1inesofwaterpr(】)【fingdefensef0rvulnera— 平,以促进地下工程防水技术更好更快地发展。
blepositions(m0vementjoint,post~pouIeldbeltandc0nstI1lction 1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原则
joint). 1.1 地下水的活动与地下工程防水的设防高度
[Keywords】undergroundworks;waterpr0 ngdesign;admix— 地下工程防水设防高度是在不断提升对地下水
ture—addedwaterpIo0fc0ncrete;combined eff_ect0frigid and 活动规律的认识中逐步确立的。
flxih1 mate a】s 上世纪80年代末,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就
已提出了 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应考虑地下水、地表
水等的作用,以及由于水文地质改变的影响,合理确
地下工程的防水性能直接影响地下工程的安全 定工程防水标高”的要求。但何谓 “合理的设防高度”
使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冶金工厂建设的地下 并不明确,当时是以地下工程所处地层勘察到的地下
工程设施主要采用混凝土本体防水,而房屋建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