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 GB/T 2587-2009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 GB/T 2587-2009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模型   5 能量平衡计算时的基准 6 能量平衡测试要求 7 能量平衡测算内容 8 能量平衡结果的表示 *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 GB/T 2587-2009 本标准代替GB/T 2587-1981《热设备能量平衡通则》 2009-04-08发布 2009-1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 GB/T 2587-2009 本标准代替GB/T 2587-1981《热设备能量平衡通则》 2009-04-08发布 2009-12-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能设备能量平衡模型、能量平衡计算时的基准、能量平衡测试要求、能量平衡测算内容以及能量平衡结果的表示。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燃料、电力和热力等各种能源的设备。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102.4 热学的量和单位 * 3 术语和定义 3.1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 energy balance of equipment using energy 对设备的输入能量与输出能量在数量上的平衡关系进行考察,以定量分析用能情况。 * 4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模型 4.1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框图 * 5 能量平衡计算时的基准 5.1 基准温度 基准温度的选取有二种: (1)以环境温度为基准温度; (2)约定的其它温度——需作说明 * 4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模型 4.2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方程 Er=Ecy+Ecs 式中: Er--进入用能设备的能量; Ecy--有效利用的能量; Ecs--损失的能量。 * 5 能量平衡计算时的基准 5.2 燃料发热量 选取燃料低位发热量为基准进行计算。 单位质量的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发出的热量称为燃料的发热量。 高位发热量是指1kg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全部热量,包括烟气中水蒸汽已凝结成水所放出的汽化潜热。 从燃料的高位发热量中扣除烟气中水蒸汽的汽化潜热时,称燃料的低位发热量。 同一种燃料的低位发热量总是低于其高位发热量。 * 5 能量平衡计算时的基准 5.3 二次能源的能量计算 在用能设备能量平衡计算中二次能源的能量按当量值计算。 注:做功用的载能工质算作二次能源。 压缩空气是一种常用的载能工质,算作二次能源。 工艺物流所带入的能量(热能、压力能),按当量值计算。 * 5 能量平衡计算时的基准 5.4 助燃用空气组分 原则上采用下列空气组分: ——按体积比:O2 21.0%,N2 79.0%; ——按质量比:O2 23.2%,N2 76.8%。 目前有很多单位采用富氧节能技术,助燃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提高了,计算时需按照实际氧含量进行计算。 * 6 能量平衡测试要求 能量平衡测试的用能设备处于正常工况。 测试时记录测试的日期、地点、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以及环境状态——温度、湿度、大气压力等参数。 设备处于正常工况指企业正常生产的状况,可以是满负荷,也可以不是满负荷。 * 7 能量平衡测算内容 7.1 基本要求 能量平衡考察的内容主要包括进入用能设备的能量,产品生产利用的能量、输出的能量和损失的能量,要求得到数量上的平衡。 根据用能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与能量有关的各种因素,不漏项是关键。 * 7 能量平衡测算内容 7.2 输入能量 输入能量通常包括外界供给用能设备的能量,进入体系的物料或工质带入的能量,除了燃料以外体系内的其他化学反应放热。包含的项目有: a)进入体系的燃料的发热量和显热; b)输入的电能; c)输入的机械能; d)进入体系的工质带入的能量; e)物料带入的显热; f)外界环境对体系的传热量; g)化学反应放热; h)输入的其它形式的能量; i)其他。 * 7 能量平衡测算内容 7.3 输出能量 输出能量通常包括离开用能设备的产品或工质带出的能量,体系向外界排出的能量,体系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吸热,蓄热及其他热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优美的文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