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方法的研究
郁 雯 一,熊春宝
(1.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075024;2.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
AnInvestigationoftheMethodofObservingSubsidencein
ConstructionalEngineering
YU W en.XIONG Chun-bao
摘要 :国家及行业的有关 范标准都规定,建筑工程沉降观测应采用国家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但与国家一、二等精
密水准测 相比,建筑]程沉降观测的力法有其 自身的特点。根据国家及行业的规范标准,结合笔者多年沉降观测的实际工作经
验,对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的实施、观测周期的安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给出解决的方法或合理的
建议 。
关键词 :建筑 【程;沉降;观测方法
期限约为 10年,因此基准点的长久稳固不动是十分
一 、 引 言
重要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减小因水准观测
建筑工程的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将导致建 路线过长而引起的观测误差,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所
筑物的倾斜、裂缝、甚至坍塌,因此,建筑工程沉降观 用的基准点往往设置在离工地较近的旧有建筑物外
测是建筑施工过程 中一项重要的变形测量工作,尤 墙上,且采用相对高程系统。这样时间久了,由于大
其对于软土地基,例如在天津市,有关文件明确规 规模的城区改造,旧有建筑物可能被拆迁,基准点将
定,所有建筑工程从 ±0.00(特指建筑物第一层室内 遭到破坏,一旦基准点被破坏,则观测工作将被迫中
地面的标志)施工时起至竣工后沉降稳定时为止,都 断。对此,有关规范标准并没有明确规定沉降观测
必须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测绘单位进行观测。建筑工 所用的基准点必须是国家水准点,或是与国家水准
程沉降观测工作可参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范标准 点联测的工作基点。从上述情况来看,为了保证沉
进行l1 J,但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方法与有关规范标 降观测工作的长期连续性 ,设置在工地附近的基准
准规定的国家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之间存在 点只能作为工作基点,且必须与市内较近的国家水
着一定的差异。在实际观测过程 中,有时按照规范 准点进行联测,从而得到沉降观测点在国家统一高
标准执行时会遇到一些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沉降观 程系统中的高程值。这样,即使工作基点和与之联
测的实际经验,结合国家及行业的规范标准,对建筑 测的基准点都遭破坏,也仍可用市 内国家统一高程
工程沉降观测的方法作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 系统中的其他基准点恢复。
2.沉降点的布设
二、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国家及行业有关规范标准均规定,沉降观测点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是从一基准点开始采用精密 的布设应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物结构特点,以能全
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得建筑物上各沉降点的高程,根 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来确定。从平面设置考
据前后两次所测同一沉降点的高程之差即可得知两 虑,沉降观测点一般布设在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
次期间这一沉降点的沉降量,因此,沉降观测所用的 沿外墙每 10~15m处或每隔2~3根立柱的柱基
点分为基准点和沉降点两种,下面探讨这两种点的 上。从纵向设置考虑,沉降点一般布设在主体的
布设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筑工程折面体墙面GRG施工工艺培训讲义.ppt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5S管理培训(作业环境).ppt
- 建筑工程拉索式吊挂操作平台应用技术汇报.doc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CI形象检查评分表.doc
- 建筑工程收房验房细节全攻略.doc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典型问题控制要点讲义.ppt
- 建筑物增层加固的施工方法.pdf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各部分照片28张.doc
- 建筑物外墙窗与墙体的防水与补漏.pdf
- 建筑工程施工准备工作讲解.ppt
- 2024绿色金融支持林业碳汇机制和模式创新研究.docx
- 2022中国传统燃油汽车退出进度研究与环境效益评估.docx
- 2024玩具产品质量可追溯性服务认证实施规则.docx
- 2024医疗健康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发展图谱.pptx
- TROPHYLITE竞赛规则R-4规则书.pdf
- NXP恩智浦USB 2.0模块技术培训入门指南.pdf
- HZSD(Hengzhi Shenda)主板DN-H81SL H81D2 用户手册.pdf
- 深圳市硅传科技有限公司无线短距模块CC1101TR3 4 8 9S-L使用说明书.pdf
- Handbook of Micrometeorology 微气象学手册 气象学 VOLUME 29 用户手册.pdf
- silex DS-700 用户手册说明书.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