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物质的世界11物质的性质2物质的分类试验1.doc

认识物质的世界11物质的性质2物质的分类试验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4 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三) 第一章 認識物質的世界  PAGE 15   在自然界及生活周遭,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物質,到底物質具有哪些性質?有哪些種類?物質是否會發生變化?日常生活有哪些常見的變化?這些變化又有哪些種類?  水與空氣不僅是常見的物質,更是維繫生物生存的基本要素,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可說是息息相關,本章將經由探討常見物質的性質及用途,更深入認識多采多姿的物質世界。   在自然界及生活周遭,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物質,到底物質具有哪些性質?有哪些種類?物質是否會發生變化?日常生活有哪些常見的變化?這些變化又有哪些種類?   水與空氣不僅是常見的物質,更是維繫生物生存的基本要素,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可說是息息相關,本章將經由探討常見物質的性質及用途,更深入認識多采多姿的物質世界。 第1節 認識物質 第1節 認識物質 1-1-1物質的性質 1-1-2 物質的分類 實驗1-1 物質的分離 1-1-3 物質的變化 第2節 物質的密度 第2節 物質的密度 1-2-1 密度的意義 1-2-2 水的特性 實驗1-2 水的密度 第3節 水  溶  液1-3-1 水溶液的組成 第3節 水  溶  液 1-3-2 常見濃度表示法 實驗1-3 物質的溶解 第4節 空  氣 第4節 空  氣 1-4-1 空氣的性質與用途 1-4-2 氧氣與二氧化碳 實驗1-4 氧氣與二氧化碳的製備及性質 第1節 認識物質 第1節 認識物質 本節中,我將學習到 ■物質的性質    ■質的分類 ■物質的變化 1-1-1 物質的性質 在玻璃瓶內放入約半瓶的米粒,然後左右劇烈搖晃瓶子,發現米堆的高度會降低。將乒乓球放進瓶內,蓋上瓶蓋(如下圖A),迅速把瓶子倒立,使球完全埋入米中(如下圖B),手持瓶子,左右劇烈搖晃瓶子,發現米粒往下沉,乒乓球因而被往上推,為什麼? 地球表面有土壤、岩石、水、空氣…等「天然物質」,人類利用這些天然物質,製造出「加工物質」,例如紙、布、塑膠…等。我們能感覺到這些物質的存在,主要是因為物質「占有空間、具有質量」的特性。   我們可使用量筒測量液體的體積,以表示液體所占有的空間大小;使用天平測量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大小,而體積和質量都是物質所具有的基本性質。   光、熱與聲音是否也可以歸類為物質呢?為什麼?   除了使用儀器測量物質的體積和質量之外,我們還可以藉由感官觀察物質的其他性質,例如方糖的形狀是立方體、白糖的味道是甜的、冰糖的表面較粗糙、糖可以溶於水中,像這樣,不改變物質的組成,而以觀察、測量或其他方法,描述出物質的性質,稱為物理性質,例如顏色、形狀、沸點(沸騰的溫度)、熔點(熔化的溫度)、導電性、導熱性等。   第一冊「4-1-2酵素」提到「沒有甜味的食物,例如米飯,在口中咀嚼一段時間後會出現甜味」,這是因為米飯中所含的澱粉轉變成糖;第一冊「活動6-1探測人體呼出的氣體成分」將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一段時間後會產生白色沉澱;日常生活中的可燃物如去漬油(圖1-1)比木炭更容易在空氣中被點燃,像這樣,描述一種物質本身或與其他物質作用後,變成另一種物質的性質,稱為化學性質,例如可燃性、助燃性、安定性、腐蝕性、酸鹼性等。 圖1-1 A. 具有可燃性的去漬油 圖1-1 A. 具有可燃性的去漬油 B. 易燃液體的標誌   指出下列有關物質的描述,是屬於物理性質還是化學性質? 1. 水沸騰時的溫度維持在100 ℃。 2. 鑽石很硬可用來切割玻璃。 3. 鐵可以導電。 4. 鐵在潮溼的環境中容易生鏽。 1-1-2 物質的分類   自然界中大部分的物質都是以混合狀態存在,自古以來,人類為了取得物質中的某些成分,便不斷地發展出許多分離物質的技巧和方法,例如:第一冊「活動3-1」中我們用酒精將樹葉中的葉綠素溶解出來;早期臺灣西南部沿海地區,利用日晒法自海水中取得粗鹽;建築工人則利用篩網,將小石子與細砂分開等。   要如何將含有雜質的粗鹽進一步加以純化呢?我們將透過以下的實驗,探討分離物質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1 單擺的特性 1-1 單擺的特性 【目的】將粗鹽中的雜質加以分離,並製成精鹽。 【器材】(以組為單位) 項目 數量 項目 數量 粗鹽 約1刮勺 漏斗 1支 濾紙 2張 刮勺 1支 玻璃棒 1支 放大鏡 1支 鐵架(附鐵環) 1座 燒杯(250毫升) 3個 蒸發皿 1個 陶瓷纖維網 1個 酒精燈 1盞 三腳架 1個 【步驟與觀察記錄】 1. 取粗鹽一刮勺置於白紙上,觀察外觀,將結果記錄於下頁表中。 2. 依下圖A所示,將濾紙摺好,置於漏斗中。 摺疊為一半 再摺疊為1/4 撕去一小角 展開成錐形置入漏斗中 eq \o\ac(○,A) 安置濾紙的方法 3. 將貼有濾紙的漏斗,置於鐵架上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