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装饰材料电子教案 0.1 建筑装饰材料的分类 (1)按化学成分分类 按化学成分的不同,建筑装饰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见表0.1 (2)按装饰部位的不同分类 根据装饰部位的不同,建筑装饰材料可分为外墙装饰材料、内墙装饰材料、地面装饰材料和顶棚装饰材料四大类,见表0.2。 表0.1 建筑装饰材料按化学成分分类 0.2 建筑装饰材料的功能 室外装饰的目的主要是美化建筑物和环境,并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 建筑物的外观效果主要通过建筑物的总体设计造型、比例、虚实对比、线条等平面、立面的设计手法体现的,而外墙装饰效果则是通过装饰材料的质感、线条和色彩来表现的。 选用外墙装饰材料除考虑其装饰性和保护作用外,有时还应考虑兼具其他特殊功能。 0.3 装饰材料的选择 在选用时一定要选择不超过国家标准的装饰材料。 同时也可借助有关环境监测和质量检测部门,对将要选用的装饰材料进行检验,以便放心使用。 另外,在装饰工程结束后,不宜马上搬进去,应打开窗户通风一段时间,待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挥发性物质基本挥发尽,方可入住。 颜色对人体生理的影响主要为: 红色有刺激兴奋作用; 绿色是一种柔和舒适的色彩,能消除精神紧张和视觉疲劳; 黄色和橙色可刺激胃口,增加食欲; 赭色对低血压患者适宜; 紫罗兰色墙壁则可降低噪音。 0.4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与方法 课程的目的: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构造等课程提供建筑装饰材料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为今后建筑装饰施工和合理选材打下一定的基础。 在学习本课程时,一定要着重了解各类材料的组成、性能和用途。 一是了解材料的性能和特性,并以此为主线进行串联; 二是运用对比的方法,通过比较各种材料的组成结构来掌握它们的性质和使用要求,并从中找出它们的共性和特性; 三是密切联系工程实际。 1.1 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内部不含任何孔隙),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材料的密度,以ρ表示。其计算式为: 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材料内部孔隙的固体物质的真实体积。 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其计算式为: 表观体积是指包含材料内部孔隙在内的体积。对外形规则的材料,其几何体积即为表观体积;对外形不规则的材料,可用排水法测定。 一般所指的表观密度,是以干燥状态下的测定值为准。 材料的总体积是由该材料的固体物质与其所包含的孔隙所组成的。 建筑材料的许多性能如强度、吸水性、耐久性、导热性等均与材料的孔隙有关。 孔隙按其尺寸大小又可分为微孔、细孔和大孔。 几种常用建筑材料的孔隙率见表1.1。 一般将上述6个频率的平均吸声系数α≥0.20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最常用的吸声材料大多为多孔材料。 影响材料吸声效果的主要因素有: (1) 材料的孔隙率和体积密度 (2) 材料的孔隙特征 (3) 材料的厚度 (1) 隔空气声 透射声功率与入射声功率的比值称为声透射系数,用τ表示,该值越大则材料的隔声性越差。 材料的隔声能力用隔声量R(R=10lg(1/τ)来表示,单位为dB。 与声透射系数τ相反,隔声量越大,材料的隔声性能越好。 1.2 材料的力学性质 材料的力学性能,就是指材料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抵抗破坏和变形的能力。 材料在建筑物上所承受的力,主要有拉力、压力、弯曲力及剪应力等。材料抵抗上述外力破坏的能力,分别称为抗拉、抗压、抗弯和抗剪强度。静力强度的分类和计算公式见表1.3。 大部分建筑材料,根据极限强度的大小,可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强度等级。 材料的强度与材料本身的组成、结构和构造等有很大关系。钢材的抗拉、抗压强度都很高,如表1.4所示。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材料变形即可消失并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这种当外力取消后瞬间即可完全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这种变形属于可逆变形,其数值的大小与外力成正比。其比例系数E称为弹性模量。 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弹性模量E为常数,其值等于应力σ与应变ε的比值,即: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但不破坏,并且当外力停止作用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塑性。这种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不可恢复变形。 1.3 材料的耐久性 材料长期抵抗各种内外破坏因素或腐蚀介质的作用,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称为材料的耐久性。 材料的耐久性是材料的一项综合性质,一般包括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耐腐蚀性、抗老化性、耐热性、耐溶蚀性、耐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