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点串讲
车润海
2014年7月
;得分技巧;刑法价值立场;四要件与三/二阶层;刑法的解释;刑法基本原则之罪刑法定;罪状;刑法的效力;单位犯罪;实行单罚制的单位犯罪;单位自首;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常考的纯正不作为犯;因果关系;正当防卫;公共安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刑法中的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指行为人在合法获利行为缺位的情况下,通过某种刑法界定的手段进行非法谋财的动机和目标。“非法占有目的”中合法前因性行为缺失,行为人无端的采用非法手段谋取利益是其本质体现。如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侵财行为均是行为人主观上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体现。因为行为人的偷抢行为本身就是非正当的,没有任何前行为意义上的合法要素,行为人实施了这些行为,当然可以据此认定为其主观上具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由于敲诈勒索罪属于侵犯财产罪中被害人“交付型”犯罪,与前述行为并不完全相同,因而其更需要具有“非法或不正当前因行为”的特征,如在原本包装完好的饮料里投放苍蝇,并以此为手段对生产者进行威胁、要挟,这种情况在前因行为上就显示出其非法、不正当的性质,自然就能证明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抢劫罪;
一是“户”的范围。“户”在这里是指住所,其特征表现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界相对隔离两个方面,前者为功能特征,后者为场所特征。一般情况下,集体宿舍、旅店宾馆、临时搭建工棚等不应认定为“户”,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果确实具有上述两个特征的,也可以认定为“户”。
二是“入户”目的的非法性。进入他人住所须以实施抢劫等犯罪为目的。抢劫行为虽然发生在户内,但行为人不以实施抢劫等犯罪为目的进入他人住所,而是在户内临时起意实施抢劫的,不属于“入户抢劫”。
三是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必须发生在户内。入户实施盗窃被发现,行为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如果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发生在户内,可以认定为“入户抢劫”;如果发生在户外,不能认定为“入户抢劫”。;刑法意义上的动物伤人;罪过形式;罪过结构;
思考1:总则与分则中的明知有什么不同?
思考2:如何区分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刑法上的错误;处理标准;处理标准;处理标准;故意犯罪停止形态;31;共同犯罪;首要分子;自首;被害人承诺;成立条件;成立条件;抢劫罪与绑架罪;区别在于:第一,主观方面不尽相同。抢劫罪中,行为人一般出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实施抢劫行为,绑架罪中,行为人既可能为勒索他人财物而实施绑架行为,也可能出于其它非经济目的实施绑架行为;第二,行为手段不尽相同。抢劫罪表现为行为人劫取财物一般应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具有“当场性”;绑架罪表现为行为人以杀害、伤害等方式向被绑架人的亲属或其他人或单位发出威胁,索取赎金或提出其他非法要求,劫取财物一般不具有“当场性”。绑架过程中又当场劫取被害人随身携带财物的,同时触犯绑架罪和抢劫罪两罪名,应择一重罪定罪处罚。;绑架罪的特征;抢劫罪的特征;利用职务便利;结果加重犯;常见的结果加重犯;
11.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严 重危害的;
12.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
13. 劫持航空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
14. 劫持船只、汽车造成严重后果的;
15. 暴力危及飞行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
16. 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法规实施造成严重后果的;
17. 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造成被组织人重伤、死伤的;
18.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客观上不能退还的;
19.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
1. 危险物品肇事后果特别严重的;
2.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后果特别严重的;
3. 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提高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送检率PDCA.pptx VIP
- 安全生产五落实到位规定.doc VIP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doc VIP
- 罗克韦尔(AB) PowerFlex 750 系列交流变频器编程手册 中文.pdf VIP
- Yamaha 雅马哈 乐器音响 CL5 CL3 CL1 V4.0 Reference Manual [中文] 用户手册.pdf
- 外周T细胞淋巴瘤课件.pptx
- 中国电信以太智能专线STN(Smart Transport Network)专线培训.pdf VIP
- 宣传制作类项目服务方案.docx VIP
-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40篇).pdf VIP
- 加油站从业人员安全培训.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