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收藏中国瓷器最多的博物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南非百年名校 传播中国文化的窗口 ——记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范蒂尔伯格藏品博物馆 比勒陀利亚大学行政大楼 “老艺术楼” 具有百年建校历史的比勒陀利亚大学位于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市中心,该校是南非著名的19所大学中最古老而现代化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在其绿茵环抱的校园深处耸立着一幢别致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式建筑,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老艺术楼”。一批批来此游览的学生、观光客和政府官员除了对这幢古色古香的建筑外表感兴趣以外,更重要的是慕名前来参观设在该大楼内的范蒂尔伯格藏品博物馆,因为她是南半球收藏中国瓷器数量最多、品种最丰富的馆藏地,使前来参观的人对展品惊奇赞叹,流连忘返。 中国瓷器数量之多 令参观者叹为观止 设在“老艺术楼”二楼的范蒂尔伯格藏品博物馆收藏了1600多件中国土陶器、粗陶器和瓷器。瓷器品种很多,有碗、盏、盘、钵、耳杯、尊、簋、罐、壶等。还有许多随葬人物塑像,如:仆人、演员、宫廷官员和墓地卫士等。这些瓷器以青瓷、唐三彩和青花瓷为主,并有少量黑瓷,均出自于秦、汉、唐、宋、明和清等朝代。 凤头水罐 在二楼东侧的展示大厅内,参观者可以欣赏到一件件陈列精美的展品。首先引人注目的是标号为UP679的“凤头水罐”,其体形呈梨子状,上部为凤头。其水罐颈部和罐体之间设有一手柄。罐身浅黄底色,外涂唐三彩。水罐的一面饰有一弓箭手,漂浮于彩云之上;另一侧描绘有展翅腾飞的凤凰。该水罐高度为32.5厘米,制作于唐朝(619-960AD)。其造型和外表给人一种线条优美、色彩华丽和美观实用的感觉。 仕女图花瓶 另一个吸引参观者眼球的展品是彩绘有仕女春游图的花瓶。花瓶高度为44厘米,最大处直径为20厘米。其花瓶表面绘画技术高超,所表现的人物表情悠闲、体态轻盈、栩栩如生。花瓶外表为白底釉面钴青色,附加釉上彩色料。该花瓶出自于清朝雍正年间(1722-1735 AD)。 鱼龟纹蒸碗 青花盆 在该博物馆的收藏品中历史最悠久的展品是数件出自于秦朝(221-206 BC)的盆、花瓶和人物塑像。其中鱼龟纹陶土蒸碗最为典型,具有造型别致、线条流畅和实用性很强等特点。 在该馆收藏品中占相当大比例的是出自于不同朝代的瓷盆,尤其是以明代青花碗盆的数量为最多,有青花花卉纹碗盆、人物盆及各种花草纹盖罐;白釉制的精巧臥足小杯、菊瓣小杯与带子口的调色盒,器型多样,花色繁多。 一个个整齐地摆放在陈列柜中的小杯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这些小杯白如玉、薄如纸,玲珑剔透。其尺寸有大、中、小3种。据讲解员介绍:大号杯用来喝茶,中号杯用于喝咖啡,而小号杯则是品尝名酒之用。这些杯子出自于清朝的1875-1908年间。许多游客会在此驻足细细地欣赏这些制作精巧的杯子。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参观,来访者对该博物馆内所收藏的中国瓷器的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无不叹为观止,会不约合同地提出一个同样的问题:这些中国瓷器是怎样被收藏到该博物馆里来的? 荷兰商人热衷收藏东方瓷器 生前立嘱无私遗赠比陀大学 在比勒陀利亚大学博物馆里的所有收藏品曾是一位荷兰商人——雅各布?亚伯拉罕?范蒂尔伯格先生的私有财物。 范蒂尔伯格先生 范蒂尔伯格先生于1888年9月13日出生在荷兰西部城市莱顿市的一个穷困家庭里,兄弟姐妹8人,雅各布排行末位。其母在他3岁时病故;5年后其父去世。雅各布被送往当地一家教堂孤儿院里生活,在那里他度过了其少年时代。青年时,他学当木匠,并在职业学校里接受建筑技术的学习和培训。由于其勤奋钻研、刻苦好学,他很快地成为了当地建筑行业中的一个年轻行家。 自1912年至1914年间,由他负责在莱顿市承建了一系建筑工程项目:一个大型奶牛场、一座教堂和一家电厂。由于其事业上的不断成功,他不仅能自得其力养活自己,而且他的经济条件逐步地改善了起来,并开始对收藏艺术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起初,他热衷于收集欧洲的书画艺术作品和油画,但从1918年起,他被东方的中国艺术品深深地吸引住了,开始把其财力花费在购买和收藏中国的瓷器方面。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范蒂尔伯格先生不仅在荷兰的建筑业和木材经营业中享有盛誉,而且他还涉足于经营钢材和文化艺术品等方面,使他成为一个非常富裕的商人。此时,他的收藏理念也开始转变,即:变卖掉他早期收藏的低档次艺术品,从而收购艺术价值更高更好的作品。1941年12月,当他听说当地一家以收藏中国瓷器为主的东方艺术博物馆倒闭出售时,他欣喜若狂,在没有预先查看一下该博物馆内收藏何种中国瓷器的情况下,就变卖掉其原先收藏的大部分绘画艺术作品,买下了该博物馆中所有的中国瓷器。 1951年12月,范蒂尔伯格先生因不满荷兰政府采取征收其财产所得税的政策,接受了一个生活在南非的亲戚的劝告,带着其94箱的艺术品只身移居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市。1976年11月19日,已是88岁高龄的范蒂尔伯格先生立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