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PAGE
PAGE 6
附件3:
沉冤上访十九年无结果
法律援助五个月获赔偿
--李昌、苟霞侵权责任纠纷案
案件性质:民事?????
报送单位:碑林区法律援助中心
承办单位:陕西博硕律师事务所、碑林区法律援助中心???
承办人:王勇、原长桂
案情介绍:
六月的古城西安,天气异常炎热。
一大早,一对蓬头垢面,皮肤黝黑的老年夫妻就找到了西安市碑林区司法局寻求法律援助。当工作人员把两位老人领进局长王秉宏的办公室时,二人“扑通”跪倒在地,老泪从横,泣不成声。王秉宏局长和区法律援助中心原长桂主任急忙将二人搀扶起来,安抚妥帖后,老人所诉陈的案情让在场所有人都十分担心。
这对夫妻名叫李昌、苟霞,50多岁,是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城关镇石家营村村民。十九年前其次子李宇(时年17岁)在西安某信号厂家属区工地施工作业时,不幸触电身亡。老人得知噩耗后,立即赶到西安处理善后事宜。但死者所在民工队及工程所属的西安某信号厂丧失起码的伦理道义,不仅不积极安抚亲属,主动赔偿,还采取暴力手段将其驱赶。无路可走的老夫妻俩走上了漫长的上访之路。而且一走就是十九年。他们不断在中、省、市各级司法、信访单位伸冤控告,忍受着无端的呵斥和白眼。由于证据不足,赔偿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在距离法律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20年已经不足一年了。有个好心人告诉他们,法律援助可免费打官司。俩人就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碑林区司法局。
在倾听了老人们的遭遇后,王秉宏局长当场表态:不论该案件拖延时间多长、案情多么复杂,一定会给你们一个合理的交待。
一、案件诉讼策略设计阶段
案件进入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后,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原长桂律师亲自挂帅,并邀请了处理疑难案件经验丰富的陕西博硕律师事务所王勇律师共同代理此案。接受指派后,王勇、原长桂两位律师第一时间与受援人进行了再沟通,仔细梳理案情。由于时过境迁,申请人法律知识欠缺,证据材料奇缺,加之时效临近,必须立即解决三个难题:
一是事实问题,申请人次子死亡迄今十九年,具体死亡真实原因是什么?直接责任人应当是谁?死亡事故发生后劳动部门及公安部门如何处理?而这些事实申请人一无所知,所能提供的材料又寥寥无几。
二是法律适用问题,1994年迄今近20年,相关法律已经多次修改,当年的法律法规现在还能否适用?
三是时效问题,申请人自述十余年来不断上访以维护自己权利,但时效的中断必须由申请人举证,这对于本案也是一个难点问题。
贸似简单的案件却是如此的复杂。证据的稀缺性、时间的紧迫性使两位援助律师有点“老虎吃天,无从下手”。
正确的结论来自多元化的声音,而非权威的选择。面对难题,只能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了。区法援中心立即组织资深律师对案件进行了集体“会诊”。通过充分的讨论、商榷,设计了“三步走”诉讼策略:
首先,由律师先进行诉前调查,列出当年可能接触和处理过此事的单位与个人,逐一走访,争取查清案情来龙去脉。
其次,基于本案最长诉讼时效即将届满的情况,由律师协助当事人尽快向人民法院起诉,采取“边起诉、边查案”,通过诉讼方式来迫使本案相关当事人出面配合查清案件事实。
最后,督促受援人收集证据,庭下多与主审法官沟通,争取通过调解方式来解决此案。
二、案件调查阶段
目标明确之后,王勇、原长桂两位律师不敢懈怠,立即着手复杂而且艰难的调查取证工作。
由于本案的另一方西安某信号厂采取了拒不配合的态度,给律师的调查工作无形中增加了难度。无奈之下,在流金似火的七、八月份,律师先后走访了西安市三兆殡仪馆、西安市兴庆路派出所、西安市铁路中心医院、西安市碑林区劳动局、西安市劳动局、西安市碑林区档案馆、西安市档案馆等七家单位共十余次。但调查后发现发现本案比想象中难度更大,不仅公安派出所因为年代久远而无法查找当年出警及调查记录,而且当年承担安全监管职责的各级劳动部门的工伤死亡档案里也没有任何相关记录。调查取证工作一时陷入了僵局,两位律师在巨大的困难面前始终没有放弃,因为他们有一颗炽热的仁受之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勇律师在又一次审查案卷材料时隐约发现李宇的死亡证明上有一枚痕迹模糊的碑林区人民检察院的核对章。这个核对章让王勇律师立即警觉起来,检察院为什么盖这个章子?其在这个案件里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王勇律师及时就这一疑问与原长桂律师交换了意见,并一同来到碑林区检察院了解内情。通过仔细查阅这份弥足珍贵的档案,才全面理清了本案中错综复杂的关系,还原了这场发生在十九年前的悲剧。
1994年8月13日,本案死者李宇经同乡介绍来到西安某信号厂家属区工地打工。其所属民工队隶属于陕西省某工程公司下属的基建处,该基建处以挂靠单位陕西省某工程公司名义与西安某建设发展公司签订工程转包合同,而某建设发展公司为原西安某信号厂第十三车间,其从西安某信号厂手中承包了家属区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