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朝阳市地质概况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 ?? 地质特征
朝阳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准地台北缘,仅有建平北部的烧锅营子、二十家子以北跨入内蒙—大兴安岭华力西褶皱带,面积只占3%。二级构造分属内蒙地轴、燕山台褶带、内蒙优地槽褶皱带。三级构造有内蒙地轴建平台拱,包括四级构造宁城断凹和宝国老断凸;燕山台褶带辽西台陷,包括四级构造朝阳穹褶断束;燕山台褶带山海关台拱,包括四级构造绥中凸起。
朝阳全区地层发育出露齐全,岩体广布,地质构造复杂。太古界建平群,主要分布在凌源至叶柏寿、朝阳县东五家至北票大好沟。下元古界境内缺失。中元古界的长城系和蓟县系,在凌源雹神庙、建平迟家杖子—新城、朝阳西五家子、北票白台沟、建昌八家子等地均有出露。上元古界区内仅存青白口系,分布在凌源、喀左及建昌西部。古生界包括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石灰系、二叠系,分布较普遍,主要分布在凌源、喀左、建昌,其他各县也有分布。中生界地层,朝阳地区是全国主要分布之一,有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其中,三叠系除建平外零星分布在区内各县。侏罗系和白垩系则出露广泛,发育齐全,主要分布在区内各盆地。新生界地层在区内见有第三系和第四系,主要分布在凌源、朝阳、北票及建平的中低山间、丘陵、盆地及河谷两侧。
区内侵入岩和火山岩均很发育。侵入岩出露总面积约2400平方公里,其中鞍山期主要分布在内蒙地轴南缘、沿凌源—北票大断裂西北侧;燕辽期中元古代主要出露于建平叶柏寿北西,燕辽期晚古代有辉绿岩和花岗岩两类,主要出露在建平北东、凌源南东和建平南部;华力西期集中分布在内蒙地轴北缘及地轴以北地槽区;印支期分布区一是建平朱碌科—中三家子断裂带西侧,二是北票与内蒙交界处的大庙—鸡冠山岩体;燕山期为活动最强时期,其中尤以中晚侏罗系为主要活动期,呈岩床、岩脉、小岩株侵入蓟县系、奥陶系和建平群小塔子沟组及中元古界的高于庄、杨庄组。岩性主要为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岩石类型以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为主。
朝阳地区的火山活动发生在太古代及中生代。中生代燕山运动使已经稳固了的地台基底复又褶皱和断裂,导致火山喷发。该时代火山岩相极为发育,主要分布在区内各盆地,有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发两种形式,岩性由基性转变为酸性,并出现了少量流纹质凝灰岩夹层。
区内地质构造运动处于太古代至侏罗系沉降带与隆起带发展成熟时期,以纬向构造为主。华夏构造体系发育,形成北向东、北北东向褶皱、冲断裂以及隆起带、沉降带雁形展布的格局。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褶皱隆起与凹陷为次,主要展布于北票—建昌、朝阳—大黑山、金岭寺—羊山、朝阳—药王庙、凌源—北票等地区。有内蒙地轴断裂系、绥中凸起断裂系、辽西断裂系及冲断层和推覆体构造系统,还有褶皱隆起带和凹(断)陷盆地。
第二节 ?? 地?? 层
?朝阳境内地层在全国地层分区上属于华北地层区和天山—兴安岭地层区,阴山—努鲁儿虎山分区、燕山分区及内蒙古草原分区,建平小区、凌源—锦州小区、山海关小区及敖汉小区。区内地层发育齐全,出露面积大,约占全区面积89%,自太古界至第四系地层均有出露。
太古界建平群 太古界建平群在朝阳地区内出露地层可分为2个组,下部为小塔子沟组,上部为大营子组。该群出露面积1362平方公里,生成时代距今约35亿~25亿年。
小塔子沟组主要分布在凌源至叶柏寿,朝阳县东五家子至北票大好沟。岩性主要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厚约4198米。
大营子组分布在小塔子沟北侧、建平化石里沟、大营子等地。岩性主要是黑云斜长片麻岩。厚度为2967米。
中元古界 朝阳境内下元古界缺失。中元古界由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组成,层序齐全、厚度大,分长城、蓟县两个系9个组。
[长城系] 主要分布在凌源雹神庙、建平迟家杖子—新城、朝阳西五家子、北票白台沟及建昌八家子等地,可分常州沟、串岭沟、团山子、大红峪、高于庄等5个组。
常州沟组 以石英砂岩为主,夹页岩、粉砂岩及石英岩,在凌源一带有近百米底砾岩。厚度变化很大,为128~1597米。
串岭沟组 主要岩性为页岩夹簿层石英砂岩,局部夹碳酸盐簿层,厚度135~275米。
团山子组 下部以白云岩、含粉砂或燧石条带白云岩为主。上部为海退序列含长石英里岩及粉砂岩,厚度为260~624米。该组地层中,发现了最早的生物遗迹,证实为地球上出现的最原始的兰绿藻类。朝阳发现的种属格林涅尔迭层石群,特征是体短小、层柱状、多无壁。
大红峪组 沉积范围比以上几组有扩大,在建昌八家子也有出露。主要岩性为石英砂岩,中部夹白云岩或石英砂岩与白云岩互层。上部产迭层石,特点是体大的锥迭层石和分义复杂的柱迭层石,厚度65.6~996.5米。
高于庄组 以白云岩、含燧石条带及结核白云质灰岩为主,夹粉砂岩、页岩及薄层石英砂岩。厚度为1013~1719米。该组产古植物化石。
[蓟县系] 主要分布在建平汤土沟、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