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仰望星空,漫天的星斗,如雕lóu在天空的宝石。它们尽着自己的力量,把点点滴滴的光芒融汇在一起,虽然比不上太阳的磅bò,也比不上月亮的jiǎo洁,但他们梦幻般的光,洒到了人间,照亮了人们的心头,把大地变得奇异,给人们带来xuàn丽的梦想。
【答案】镂 礴 皎 绚(4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宇宙里有些什么。
B.“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C.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
D.一篇文章,我们一般读了三四遍才能把握其主要内容。
【答案】B(2分)
【解析】
试题分析:B 句“他直起身来说道:”后边的冒号改为逗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南京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秋日的钟山是人们欣赏枫叶的好季节。
B.通过参加毕飞宇作品研读会,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浓了。
C.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D.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动荡局势,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没有影响吗?
【答案】A(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看看各个部分是否搭配,是否有残缺,再做判断。A.搭配不当,把“季节”改为“地方”。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
①行远必自迩,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疑义相与析。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⑤同样是一轮明月,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现了农村夏夜的明亮、宁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登高必自卑 ②奇文共欣赏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④树叶儿却绿得发亮
⑤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8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5.名著阅读。(6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________(国籍)著名小说家__________________的代表作,故事发生在19 世纪上半叶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2分)
(2)汤姆·索亚与蓓姬在山洞中历险以后,第二次去探险时是哪一位小伙伴同他一起去的?他们探险的目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都具有怎样的儿童心理?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美国 马克?吐温 (2分)
(2)哈克 目的是寻找钱箱。(2分)
(3)都具有热爱大自然(1分),追求自由快乐生活(厌倦学校枯燥的生活)(1分)的儿童心理。
【解析】
试题分析: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校联谊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2月奖学金测试题.doc
- 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3月形成性练习(月考)试题.doc
- 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9月月清检测试题新人教版.doc
- 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苏教版.doc
- 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苏教版.doc
- 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4周周练试题苏教版.doc
- 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苏教版.doc
- 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试题苏教版.doc
- 2016_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10月)试题苏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