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小 说整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0年代小 说整理

30年代小说 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到30年代,进入成熟、繁荣的时期,究其原因: (见朱栋霖本p159) 二,30年代小说的成熟与繁荣的标志(或30年代小说创作的成就) (一共6条,见笔记本整理) 小说流派 (一)“左联”和左翼小说 1 “左联”准备期 (1)普罗文学(小说)——见笔记本整理 主要是太阳社成员,以蒋光慈为代表。其他成员:洪灵菲,楼建南,戴平万,孟超,钱杏邨等。还有后期创造社成员郑伯奇,华汉(阳翰笙)等。 注:太阳社(用文学为革命呐喊)——思想大于艺术,公式化、概念化通病。粗暴的革命画面,“革命加恋爱”的流行主题。 普罗文学(小说)是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这一转变时期出现的一个小说流派。 ①蒋光慈 强烈的宣传鼓动性,对重大事件的及时反映,昂扬的激情与艺术追求。但早期作品形象流于浮面。《少年漂泊者》 以少年的流浪历程,展现五四到五卅的社会矛盾和斗争。《短裤党》 工人运动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人。《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 大革命失败后青年知识分子的分化。 《丽莎的哀怨》 纠正简单化描写的尝试,写出人物思想性格复杂性。《咆哮了的土地》(《田野的风》) 革命现实主义对“革命浪漫蒂克”一次攻克。以客观写实反映早期农民武装运动的风暴,对概念化的有力校正。 ②洪灵菲 凄婉与刚烈、感伤主义与英雄主义统一。后转向工农题材。 《流亡》知识分子型革命者在革命流亡中的困顿、爱情与不屈。自叙传色彩。 ③华汉 《地泉》三部曲(《深入》《转换》《复兴》) 从政治观念生发故事。1932重版时五个序言对“革命的浪漫蒂克”进行了历史批判性总结。 (2)柔石/胡也频(二者转变都在后期) 同样是文学革命→革命文学转变中的初期无产阶级文学家(这一点与普罗小说家相同),与左联作家群具有相同的创作倾向。 柔石 早期写青年婚恋题材,后期表现知识者的追求、开掘下层人民的命运。《二月》 对知识分子道路的思考。个人奋斗和人道主义理想在封建主义习惯势力前的碰壁,大时代下知识者徘徊、倒退的思想面貌。细腻的心理笔触,抒情风格。《为奴隶的母亲》 对忍辱负重的农妇灵魂的如实表现。朴素平易的内在笔力 胡也频 早期多表现爱情、劳苦与不幸。后期将爱情、革命与壮伟的历史图景结合。 《北风里》 穷愁潦倒时愤懑的呼喊。 《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前面》 由无政府主义到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思想历程。 2 “左联”作家群(深化和变异) 标志着现代文学在创作上真正结束了“革命文学”的时代而向前迈进了。 左翼小说——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从革命文学到“左联”文学:“新写实主义” (扫除概念化风气,力图把政治性与真实性结合。丁玲《水》、张天翼《二十一个》、沙汀《法律外的航线》) 主要成员:丁玲,张天翼,艾芜,沙汀,叶紫等。 丁玲 始终坚持女性立场的作家。时代的鲜明印记。《莎菲女士的日记》“五四”退潮后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细腻大胆、感情饱满的人物心理刻画。追求而无出路,伤感、自恋、颓唐的“时代病”,病态的反抗。包含深刻的历史批判性。《韦护》 流行公式的独特观察,捕捉过渡性历史人物的特殊矛盾。《一九三○年春上海》 从个人主义走向集体主义的知识分子。《水》 “普罗”文学重大突破。农民觉醒、反抗的群像,放弃对个别典型的刻画。《母亲》 封建大家庭的崩溃没落,第一代新女性的坎坷路程。 丁玲创作的艺术特点:见辅导书 张天翼(另参考小说打印5) 自发表兵士小说《二十一个》以后,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在三十年代中期的讽刺潮中,逐渐走向成熟。到1938年,随着代表作《华威先生》的问世,张天翼为四十年代国统区的讽刺文学开了先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天翼曾几次率先打破左翼创作的僵化局面,使进步文学得以更加健康、成熟的发展,其功绩不可低估。 张天翼的讽刺小说,贯穿着反虚伪、反庸俗、反彷徨的讽刺主题,主要讽刺了三类人物: 虚伪、狡诈的地主、官僚;动摇庸俗的小知识分子、小公务员、小市民;愚昧不幸的城乡劳动人民。 张天翼讽刺小说的特点: ●俯视讽刺对象,注重在人生一瞬中透视出丰厚的人物性格史,勾勒人物线条明净而不驳杂,善于狄更斯式地提炼人物的习惯动作与用语,抓住人物的灵魂廓大其细小特点,写出大的性格。 ●重视叙述角度的灵活多变,以动作、情绪作为叙述结构的内在依据,淡化故事情节,依靠戏剧性细节和矛盾来结构小说,形成横向结构的片断性、速写性很强的富有戏剧张力的小说形式。 ●泼辣豪放的漫画式的夸张风格,意旨浮露的讽刺艺术。 ●新鲜流动的口语。 ③蒋牧良 取材与张天翼接近。 抓住社会弊端中典型事件刻写讽刺性人物,偏于冷静,语言质朴。《雷》《集成四公》 ④周文 《雪地》 川康边地风情和军阀的倾轧、丑恶的吏治。讽刺中的喜剧因素。 《红丸》《烟苗季》《在白森镇》 ⑤艾芜 艾芜的小说创作先以主观抒情和富有异国情调呈现出浪漫色彩,但到四十年代却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