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篇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防护 第五章 电力系统大气过电压及保护 主要内容 5.1 雷电放电过程及雷电参数 5.2 防雷保护装置 5.3 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5.4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5.5 变压器的防雷保护 5.6 直配电机的防雷保护 5.1 雷电放电过程及雷电参数 5.1 雷电放电过程及雷电参数 雷电放电实质上是一种超长气隙的火花放电,它所产生的雷电流高达数十、甚至数百千安,从而会引起巨大的电磁效应、机械效应和热效应。 雷电放电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超长气隙的火花放电 为评价某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度,常用该地区多年统计所得到的平均出现雷暴日或雷暴小时来估计的 在一天内或一小时内只要听到雷声就作为一个雷电日Td或一个雷电小时Th 由于不同年份的雷电日数变化很大,所以均采用多年平均值——年平均雷电日 主放电过程可看作是一个电流波沿着波阻抗为Z0的雷电通道传播到雷击点的波过程。 4、雷电的极性 负极性雷击均占75~90%,对设备绝缘危害较大,防雷计算中一般均按负极性考虑。 一般地区,雷电流幅值超过 I的概率可按下式计算 雷电流波前的平均陡度为 5.1 雷电放电过程及雷电参数 5.2 防雷保护装置 5.3 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5.4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5.5 变压器的防雷保护 5.6 直配电机的防雷保护 5.2 防雷保护装置 5.2.1 避雷针和避雷线 5.2.2 避雷器 5.2.3 防雷接地 避雷针 保护原理:当雷云放电时使地面电场畸变,在避雷针顶端形成局部场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使雷电对避雷针放电,再经过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保护范围:由模拟试验确定。它只有相对的意义,不能认为在保护范围内的物体就完全不受雷直击,在保护范围外的物体就完全不受保护。 绕击率:雷电绕过避雷装置而击于被保护物体的现象,规程推荐的保护范围是对应0.1%绕击率而言。 避雷针保护第一要对直击雷屏蔽,第二要防止反击。 避雷线 作用原理同避雷针,主要用于输电线路的保护,也可用于保护发电厂和变电所 保护范围的长度与线路等长,而且两端还有其保护的半个圆锥体空间 在架空输电线路上多采用保护角α来表示避雷线的保护程度 保护角:避雷线的铅垂线与避雷线和边导线连线的夹角, α越小,雷击导线的概率越小,对导线的屏蔽保护越可靠 对避雷器的基本技术要求 过电压作用时,避雷器先于被保护电力设备放电,这需要由两者的伏秒特性的配合来保护。 避雷器应具有一定的熄弧能力,以便可靠地切断在某次过零时的工频续流,使系统恢复正常。 1. 保护间隙与管型避雷器 2.阀型避雷器 1. 接地 2. 接地电阻 当雷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接地体和土壤所呈现的响应不同于工频响应,即冲击接地电阻一般不等于工频接地电阻 火花效应和电感效应 3、接地装置: 埋于地下的一组人工接地导体,其功用是减小接地电阻,以降低雷电流通过避雷针(线)或避雷器时的过电压。 垂直接地体 水平接地体 接地网 输电线路的防雷接地:在每一基杆塔下一般都有接地装置,并通过引线与避雷线相连,其目的是使击中避雷线的雷电流流过较低的接地电阻而进入大地;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防雷接地:根据安全和工作接地要求敷设一个统一的接地网,然后再在避雷针和避雷器下面增加接地体以满足防雷接地的要求。 小 结 电力系统中广泛采用避雷针和避雷线作为直接雷击防护装置。 保护间隙与被保护绝缘并联,它的击穿电压比后者低,使过电压波被限制到保护间隙F的击穿电压Ub。 变电所的防雷保护主要依靠阀式避雷器。 ZnO具有一系列优点,是避雷器发展的主要方向,正在逐步取代普通阀式避雷器和磁吹避雷器。 防雷接地装置可以是单独的,也可以与变电所、发电厂的总接地网连成一体。防雷接地所泄放的电流是冲击大电流。 主要内容 5.1 雷电放电过程及雷电参数 5.2 防雷保护装置 5.3 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5.4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5.5 变压器的防雷保护 5.6 直配电机的防雷保护 5.3 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5.3.1 输电线路耐雷性能的若干指标 5.3.2 输电线路的感应雷过电压 5.3.3 输电线路直击雷过电压 输电线路的耐雷性能和所采用防雷措施效果在工程上用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来衡量。 每100km线路的年落雷次数N [次/(100km.年)] γ为地面落雷密度; b 为两根避雷线之间的距离; h 为避雷线的平均对地高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事件与概率(古典概率、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小题综合解析- 十年(2015-2024)高考真题数学分项汇编(全国).pdf VIP
- (2025)小学生诗词大会竞赛试题及标准答案.docx VIP
- 临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谱系疾病与抗糖脂抗体相关性研究进展 .pdf VIP
- 2025年钛铁项目建设总纲及方案.docx
- AB-罗克韦尔PowerFlex755变频器操作说明.pdf
-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含课件.pptx VIP
- 2025诗词大会精选100题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小学诗词大会精选100题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8D方法培训教材(158页).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