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的天文觀測科技特色: 一、 大型望遠鏡的設計 二、 太空望遠鏡 三、 陣列望遠鏡 四、 非可見光天文學 近代的天文觀測科技特色: 一、 大型望遠鏡的設計 要偵測遙遠黯淡的天體,望遠鏡的靈敏度必須愈來愈好。增進靈敏度的主要關鍵加強集光的能力,在可見光的波段,研究級望遠鏡的口徑不斷增加。目前最大的口徑的等級為8~10公尺;下兩個世代將達30及100公尺等級。 近代的天文觀測科技特色: 二、 太空望遠鏡 為了擺脫地球大氣對影像解析度或電磁波穿透率所帶來的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案是把望遠鏡放在大氣層外。 近代的天文觀測科技特色: 三、 陣列望遠鏡:由於口徑愈大的望遠鏡可獲得愈佳解析度的影像,所以天文學家便利用干涉原理將數個望遠鏡組成一個陣列,用它們來同時觀測同一天體。由此所得的影像解析度理想上可以達到口徑大小相當於陣列中相鄰最遠望遠鏡之間距離的單一望遠鏡所得的結果。 近代的天文觀測科技特色: 四、 非可見光天文學:電波、高能以及紅外線天文觀測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陸續蓬勃興起,並持續發展中。只靠傳統的可見光望遠鏡,我們對宇宙及天體本質的認識會極度不全的。 * * * * * * * * * * * * * 維基百科:凱克望遠鏡,它的主鏡片則由36片口徑1.8米的六角形鏡片組合而成,鏡片採用了德國肖特集團的ZERODUR微晶玻璃製造[1]。 On the telescope, each segment is kept stable by a system of 每枚小型鏡片都由主動光學系統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利用三角視差法來估計天體的距離d。由圖中鄰近天體A、太陽及地球所形成的等腰三角形(d遠大於1 AU),可知距離d正比於1/P,因此測量P是此技術的關鍵。 P可藉由在不同的位置觀測天體A與背景星空(如圖中的6顆藍白色星)相對位置的變化(如比對圖中相差6個月的觀測)而得知。 由於地日距離不會變,角度P會因而隨著距離d增加而變小,而望遠鏡是無法精確測量太小的P,因此視差法並不適用於測量太遙遠天體的距離。 天文學家也因為這個天文上重要的測距法而定義了一個距離的單位──秒差距(parsec或更簡寫為pc):這是當圖中P等於1角秒時,距離d的大小。 好站連結 成大天文實驗室 成大實驗室、天文台簡介,天文學概論。 好站連結 哈柏望遠鏡 哈柏望遠鏡簡介、照片……等。 好站連結 變星的種種 變星介紹 亮度變化原因 脈動理論 文章 赫羅圖釋疑 碩士論文參考 球狀星團的藍色恆星…….等 好站連結 電荷耦合元件(CCD,Charge-coupled Device) 包含 1 發展史 2 應用 3 彩色相機 4 相互競爭的科技 5 獲頒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6 參閱 7 外部連結 好站連結 「SMA(Submillimeter Array)次毫米波陣列」介紹 透過參與興建此一獨特的望遠鏡陣列,天文所籌備處已發展出達到國際水準的科技團隊,並預備好在廣大待開發的次毫米波領域探索未知的宇宙…… 好站連結 李遠哲陣列望遠鏡計畫(AMiBA) 台灣第一次主導研究製造的活動平台式公釐波望遠鏡─「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陣列(AMiBa)」,在美國夏威夷山上啟用,並正式命名為「李遠哲陣列」,彰顯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對台灣天文研究的支援與貢獻…. * * * * * * * * * * * * * * * * * * * * * 維基百科:凱克天文台位於美國夏威夷州毛納基山的頂峰,海拔4145米(13600英尺),擁有兩座世界上口徑第二大的光學/近紅外線望遠鏡——凱克望遠鏡(口徑10米),僅次於西班牙口徑10.4米的加那利大型望遠鏡。兩台凱克望遠鏡可組成光學干涉儀進行觀測。 * * 正在規劃中的美國30米可見光望遠鏡 正在規劃中的歐洲的100米可見光望遠鏡。 因應大口徑光學望遠鏡的出現,引發以下兩項技術的發展: (1)合成面鏡: (2)自適應光學 凱克望遠鏡主鏡片由36片口徑1.8米的六角形鏡片組合而成 圖片來源:Mauna Kea Observatories (1)合成面鏡 大面積光學面鏡改進集光能力、影像解析能力。大氣造成的影像模糊變成亟需解決的問題。 如何解決大氣擾動問題? 自適應光學:利用雷射光打入大氣再反射回來以計算大氣的擾動程度,而做即時的修正。 威廉赫歇爾望遠鏡 美國的凱克望遠鏡在使用自適應光學系統前(左圖)後(右圖)所取得的海王星影像。 20世紀後半期,人類陸續地把 微波到伽瑪射線波段的天文望遠鏡放在太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