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5卷 第 6期 第 四 纪 研 究 Vol.35, No.6
2015年 11月 QUATERNARY SCIENCES November,2015
- - -
doi:10.11928/j.issn.10017410.2015.06.02 文章编号 2015
-
15Ma以来海陆记录的轨道 构造尺度东亚季风的
演化以及西北内陆的干旱化
马小林 田 军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
摘要 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内陆、南海和西北太平洋 15Ma以来的构造和气候记录,本文探讨了构造和轨道尺度上
东亚季风和西北内陆的干旱化历史。构造尺度上,在中中新世以来全球变冷的格局下,东亚冬季风逐步增强。而东
亚夏季风表现出从 10Ma开始逐渐减弱,4Ma再次增强的阶段性变化。我们推测在 1116~700Ma,由于青藏高原向
东北方向的扩张,导致高原东北缘和西秦岭之间可能存在水汽通道,夏季风降水可以通过水汽通道到达青藏高原的
东北缘。7~8Ma之后水汽通道可能全部关闭,加上全球变冷和夏季风的减弱,西北内陆全面干旱,同时高原东北缘
-
的隆升也提供了粉尘物源,风尘开始大面积堆积。275Ma以来,在冰期 间冰期旋回上,夏季风变化领先冬季风约
30ka,分析表明冬季风与北极冰盖的强迫联系紧密,而夏季风同时受到高纬冰盖和低纬过程的驱动。
主题词 构造尺度 轨道尺度 季风 干旱化 海陆对比
+
中图分类号 P542,P461.2 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表 1 中中新世以来古气候记录详细信息
Table1 Detailedinformationaboutthepaleoclimatic
东亚是一个特殊的气候区,东部和南部湿润区 recordssincetheMiddleMiocene
主要受东亚夏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而西北地区主 纬度 经度 参考
站位 年龄控制 替代指标
要受东亚冬季风和西风控制。由于中国西南地区为 /°N /°E 文献
青藏高原,西边为天山和帕米尔高原,西南季风和 ODP1146 19.45 116.27 生物地层 浮游有孔虫深水种 [12]
西风带来的水汽大部分被阻挡,促进了西北内陆的 ODP1143 9.37 113.28 轨道调谐 Hm/Gt和K/Al [7,13]
ODP1148 18.83 116.55 轨道调谐 CRAT [2]
沙漠化。在过去几十年,风尘和深海沉积物提供了
ODP885/88644.7 168.3 古地磁 风尘通量 [5]
研究东亚气候演化的良好材料[1~7]。大量证据表 临夏盆地 35.6 103.3 古地磁 孢粉 [14]
明,在24~22Ma,亚洲气候由行星风系主控的带状 酒西盆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