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题型和分数结构 (1)选择题:20分 (2)填空题:10分 (3)语词解释题:10分 (4)翻译题:10分 (5)简答题:20分 (6)简析题:30分 (7)作文题:50分,命题作文,文体不限(但不能写成诗歌),字数要求800字。 第一课 养生主 《庄子》 1、文学常识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富于浪漫色彩的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主张顺任自然,反对人为。《庄子》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和《杂篇》十一篇。《庄子》一书创作了大量的寓言故事,故有“寓言十九”之称。《庄子》一书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和文学特色。 2、理解本文中心观点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①中心论点:掌握规律 顺其自然 ②人生态度是委运随化、无为而治。文章客观上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世上的事物错综复杂,但只要掌握事物的规律,顺任事物的自然之理,就能把事情办好。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3、本文以寓言故事为论据的喻证法的论证特点。 “寓言十九”是庄子对自己著作写作特点的概括,是说他的书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运用寓言手法。庄子借庖丁解牛的寓言说明养生之道是有道理的。他以刀喻生命,以刀刃喻自然 本性;以牛身筋骨错杂处喻世上纷繁的事物。庖丁解牛能“依乎天理”,“因其 固然”,游刃于骨节的空隙,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比喻人如能顺 应自然,无论事物如何纷繁,也可应付自如,那么便本性无伤,天年尽享了。 4、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成语的含义 庖丁解牛:比喻技术高超,出神入化。 游刃有余:形容记忆熟练、做事轻松利落。 踌躇满志:心满意足,从容自得的样子。 5、课文字词及句式分析 ①养生主:主:关键 ②手之所触:之:虚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乃中经首之会 之:的。会:音节。 ③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奏:进刀。莫:没有 ④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之:虚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道:规律。进:超过。? 庖丁释刀对曰? ? 释:放下 ⑤依乎天理:即“顺应自然”。依:顺从? 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 批:击。郤:同“隙”,空隙。道:同“导”,循着。 窾:空,指牛骨节空处。因:顺着。固然:指牛身体本来的结构 ⑥技经肯綮之未尝? 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筋肉相结处。偿:试,指接触。 ⑦良庖岁更刀? 岁:每年 更:换? ⑧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以:用。间:间隙。恢恢乎:宽大有余的样子。游:运转。是以:所以。 ⑨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虽:虽然。然:这样。族:筋骨交错聚结之处。怵然:警惕的样子。视为止:视力因此停留在一点上。行为迟:行动因此迟缓。 ⑩提刀而立? 而:表修饰? 善刀而藏之? 善:擦试。而:表承接 ?状语后置句:合于桑林之舞? ?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第二课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1、文学常识 魏徵,字玄成,唐初政治家,言论见于《贞观政要》,著有《隋书》的序论与《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主编有《群书治要》。 中心论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即为了国家社稷的长治久安,一国之君要具备谨慎谦恭,温厚宽容,知人善任的道德修养。 2、理解本文三个论证层次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第一段,突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中心论证,论述君主善积德义对于治国安邦的重大意义。 第二段,分析国君不能居安思危,善始善终的原因和危害。 第三段告诫君王“十思”以弘扬德义。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三段内容从理论观点的提出,到原因危害的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思路完整,逻辑谨严。 3、“十思”之论中所包含的君应自戒自谦,民可载舟覆舟的对应关系 “十思”之论,作为君主思想品德修养的方案,切实可行,文章强调居安思危,重视载舟覆舟的道理,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强调君主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力量对于治国安邦的意义等,都表现了作者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深刻的思想。 4、理解本文喻证法和对比法相结合的论证特点 本文善于应用比喻论证和比较论证方法,对比鲜明、说理透彻,论证深刻有力。如以“固根本”与“求木长”。“浚泉源”与“水流长”的关系,比喻“积德”与“安国”的关系。“善始者实繁”与“克终者盖寡”。“昔取之”与“今守之”,“在殷忧”与“既得志”等均成对比论证。运用概括事实论据,使文章精练扼要而警策。排偶句的大量运用使文章理足气盛,又具有形式匀称之美。而“载舟覆舟”、“奔车朽索”、“江海下百川”、“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等比喻,又大大增强文章说理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5、课文字词解释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之:虚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固:使动,使……坚固。根:树根 B、必浚其泉源? 浚:疏通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法奥机器人 FR5用户手册V3.3.2.pdf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地方、校本课程川教版可爱的四川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湖南省武冈市2025届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doc VIP
- 解读《GB_T 44304 - 2024精细陶瓷室温断裂阻力试验方法 压痕(IF)法》.docx VIP
- 小学数学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3.7 尺子乐园教学课件(2025秋).pptx VIP
- 100t履带吊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租房合同范本(可直接打印)与租房合同范本(标准版) .pdf VIP
- 物流园区安全管理手册.doc VIP
- 商务英语词汇大全最新完整版本.pdf VIP
- 毕业论文-基于Arduino的智能避障小车设计与实现.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