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试验活性污泥活性试验环境工程与管理系2B组别第5组.doc

废水处理试验活性污泥活性试验环境工程与管理系2B组别第5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廢水處理實驗 活性污泥活性試驗 環境工程與管理系2B 組別: 第5組 組員: 羅文靜 9925114 陳國霖 9925002 林聖杰 9925006 余承峻 9925008 鄭又維 9925016 蕭翔玲 9925042 江坤育 9925066 吳健祐 9925084 羅紹瑋 9925116 賴敦御 9925122 指導老師:王文裕 教授 中華民國101年5月 一、實驗名稱 活性污泥活性試驗 二、實驗目的 活性污泥沉降昰去除生物膠羽,大部分沉降作用的主要目的是製造澄清的放流水,但也有用來使粒子集中成污泥以便處理。(廢水工程學,P.272,溫清光、王友增,1984) 三、實驗原理 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氣池、沉澱池、污泥迴流系統和剩餘污泥排除系統組成。 污水和迴流的活性污泥一起進入曝氣池形成混合液。從空氣壓縮機站送來的壓縮空氣,通過鋪設在曝氣池底部的空氣擴散裝置,以細小氣泡的形式進入污水中,目的是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還使混合液處於劇烈攪動的狀態,形懸浮狀態。溶解氧、活性污泥與污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觸,使活性污泥反應得以正常進行。 第一階段,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活性污泥顆粒吸附在菌膠團的表面上,這是由於其巨大的比表面積和多糖類黏性物質。同時一些大分子有機物在細菌胞外酶作用下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 第二階段,微生物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吸收這些有機物,並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供給自身的增殖繁衍。活性污泥反應進行的結果,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污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長,污水則得以淨化處理。 四、實驗設備與材料 主要設備:1000ml量筒、溶氧計(DO meter)、曝氣機、批次反應槽、烘箱、濾紙、鑷子、電子天平、過濾裝置、鋁盤、洗滌瓶、吸量管。 主要材料:福田汙水處理場活性污泥(950ml)、基質(50ml)。 五、實驗方法與步驟 污泥清洗〈1次〉,先沉降至300mL至400mL〈或10 min〉,取出上澄液,添加清水〈可稍多〉,再沉降,取出上澄液,再添加清水至各組污泥量〈如各組實驗條件表〉之讀數。 將清洗並定量完成之污泥添加至批次反應槽,曝氣10分鐘。 先密封一孔,另一孔保持開放 10分鐘後,添加基質稍曝氣攪拌後,關曝氣機,插入DO meter,再密封。 溶氧記錄分析〈10 min,每10秒紀錄一次〉。 待 10min結束,分析MLSS。〈將操作過程製作成實驗步驟流程圖〉 各組實驗條件: 組別 1 2 3 4 5 6 污泥量(ml) 1000 990 980 970 950 900 基質量(ml) 0 10 20 30 50 100 污泥清洗沉降10 污泥清洗 沉降10分後取出上澄液 添加清水,等沉降後取出上澄液 加入基質後曝氣10分 攪拌並插入DO meter分析 溶氧記錄(每10秒一次,共60次) 分析MLSS 表1溶氧原始數據 單位:mgO2/L 時間(S) 0 min 1 min 2 min 3 min 4 min 5 min 6 min 7 min 8 min 9 min 10 7.16 6.66 6.40 6.15 5.91 5.70 5.50 5.29 5.10 4.90 20 6.97 6.62 6.35 6.12 5.87 5.67 5.46 5.25 5.07 4.87 30 6.85 6.57 6.30 6.07 5.84 5.64 5.43 5.22 5.02 4.85 40 6.82 6.52 6.26 6.02 5.80 5.60 5.40 5.19 4.98 4.80 50 6.76 6.48 6.22 5.99 5.76 5.57 5.36 5.16 4.95 4.78 60 6.71 6.44 6.19 5.96 5.74 5.53 5.32 5.14 4.93 4.75 0(S) 時DO為7.22 圖2溶氧變化曲線圖 表2 OUR原始數據 單位: mgO2/L.s 時間(S) 0 min 1 min 2 min 3 min 4 min 5 min 6 min 7 min 8 min 9 min 10 0.006 0.005 0.004 0.004 0.005 0.004 0.003 0.003 0.004 0.003 20 0.019 0.004 0.005 0.003 0.004 0.003 0.004 0.004 0.003 0.003 30 0.012 0.005 0.005 0.005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