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属切削机床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DOC

对金属切削机床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对《金属切削机床》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 陈秋一 (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工程系 江苏 常州 213011) 摘 要:《金属切削机床》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主干专业课程。针对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普遍感到枯燥乏味,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缺乏学习主动性,不断探索、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并展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理实一体化;应用型技能人才 一、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课堂纯理论教学把《金属切削机床》这门课程定位于讲授“原理”,从车床、铣床一直讲到传动系统的设计部分,面面俱到,每讲一种机床都要分析主运动传动链、进给运动传动链、主要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等等。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结果是,即使教师在课堂上讲得非常细致、到位,但学生却大多认为该门课程空洞、难学,不知教师所云,更谈不上指导工作实践,教师辛苦备课并认真讲授,却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此,教师应进行认真反思,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现有学生的基础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改变用“一支粉笔”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对教学重新定位,进行不断的探索、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才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经,从而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二、对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 《金属切削机床》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主干专业课程,在近两年的《金属切削机床》课程的教学中,本人注重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改革“灌输式”和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不断探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教学方法,是课程改革和建设的重要内容。笔者就自己的探索与实践 总结如下: 1.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求知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教学中应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贯串于整个教学过程。 第一,在讲授《金属切削机床》第一次课或开课之前,组织学生到实训中心、实习现场或附近企业进行参观,让学生了解金属切削机床在制造业中的作用和地位,对各类机床的功用有感性的认识。也可在第一次课时携带两件物品进教室,一小段棒料,一个成品零件,进行提问讲授,使学生对机床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产生兴趣、感到神秘,进而产生求知兴趣和学习动机。 第二,在准确表达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性,能适时运用一些风趣、幽默的语言,以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寓教于乐,这样教师可给学生留下亲切的形象,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走进知识殿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第三,以实践课、多媒体课、讨论课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以变换不同的上课地点及不同教学方式,使授课内容、授课形式、授课地点等得到全方位的丰满、丰富,增强该门课程的新鲜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改革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充分利用实验设备、实训场所,采取现场教学和课堂教学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多看、多动手,感性和理性相结合。《金属切削机床》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如果该课程的教学只是从理论到理论,忽视了实践教学,那么这种专业课的教学就变得枯燥乏味,形成学生不愿意学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对此,我们进行教学改革,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方法。即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实践教学。比如,我们在讲机床主轴变速箱的传动原理和结构时,在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对照实物讲解传动链,讲主要部件结构时组织学生对废旧机床主轴变速箱、进给箱等进行拆、装实践教学。这一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实践动手的热情,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一步加强,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也避免了两种倾向,一是重理论轻实践,满堂灌输理论,完全采用应试教育的一套教法;二是重实践轻理论,采用师傅带徒弟式的方法,只强调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必须的理论教学,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接触社会的机会少得很,且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也很有限的(尤其是非专业课的社会实践)。对工厂的生产状况、设备种类、使用情况一概不知,故对一些物体、设备(如机床等)没有感性认识,理解能力差,给学习专业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把社会现实中的事例“拿”到课堂上,模拟社会实践的情境开展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尽量利用、创造一切利于实践的条件。例如学习车床这一章,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解能力,可先带学生到实训室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