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结合疫苗质量控制和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pdf

结合疫苗质量控制和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合疫苗质量控制和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前 言 结合(以蛋白为载体的细菌多糖类)疫苗是指采用化学方法将多糖共价结合 在蛋白载体上所制备成的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用于提高细菌疫苗多糖抗原的免 疫原性,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和肺炎球菌结合疫 苗等。结合疫苗的生产及质量控制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中国药品GMP要求。其 制造及检定方法的标准操作规范、验证和修订应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 批准或认可。 本原则适用于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生产的质量控制和临床研究。 应根据疫苗生产用菌种的生物安全防护等级分类,在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条 件下进行各项生产用菌种的操作。生产操作和质量检验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职业 培训,并应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例如免疫接种相应的疫苗。必须制订详细的和 切实可行的紧急处理措施,确保一旦发生细菌溢出、渗漏等其它细菌播散事故时, 可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避免危害人身和环境的安全。 一、结合疫苗生产的质量控制原则 (一)多糖抗原生产的质量控制 1.生产用菌种和培养基:生产用菌种须经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当局批准方可 用于制备多糖抗原。应采用种子批系统。从原始种子批传代、扩增后冻干保存为 主种子批。从主种子批制备工作种子批。主种子批和工作种子批菌种的各种特性 应与原始种子批一致。工作种子批用于生产。应验明各级菌种库菌种的记录、来 源、历史和生物学特性,并进行各项必需的生物学特性鉴定。如:形态、培养特 性、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等。必要时可采用核磁共振(1H或13C)、核苷酸序 列分析等特殊鉴定方法。 培养基成分应尽可能避免使用动物源性材料,禁止使用来自疯牛病疫区的牛 源性材料。 应通过监测细菌的生长速度、pH值和多糖的产量,保证不同批或不同培养罐中 细菌生长的均一性。 应在培养过程中及杀菌前取样进行纯菌试验,可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和平皿 划线接种培养等。若发现染有杂菌应废弃。 2.精制纯化多糖:精制纯化多糖应逐批进行鉴别试验、纯度和分子大小测 定。应制定多糖纯度的合格标准。通常应在-20℃以下储存精制纯化后的多糖, 以维持其稳定性。为控制精制纯化多糖的质量所进行的测定包括: (1)鉴别试验:通常应用血清学反应进行多糖鉴别试验; (2)分子大小分布:应采用凝胶过滤或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适宜方法 测定纯化多糖的分子大小分布,并建立相应的KD 值合格标准,不同批纯化多糖 的KD 值应保持一致; (3)采用冻干保存的纯化多糖,其水分含量应合格; (4)多糖含量:应采用特定的方法测定糖含量,如磷含量测定、唾液酸含 量测定和核糖含量测定等方法; (5)杂蛋白含量:应采用Lowry 法、BCA法等方法测定纯化多糖中蛋白杂 质的含量,应同时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品作蛋白测定对照; (6)核酸杂质含量:应采用紫外260nm测定等方法测定纯化多糖中核酸杂 质含量; (7)应采用家兔热原试验或鲎试验定量测定方法测定纯化多糖中的热原质 及内毒素含量; 3.修饰处理后的多糖:多糖与载体蛋白结合前通常需先经化学修饰,即活 化(例如可采用溴化氰活化多糖)。应采用适宜的方法检测化学修饰的效果, 即 活化度测定;另外,可采用凝胶过滤或高效液相色谱等适宜方法测定活化后多糖 的分子大小分布,以确保多糖-蛋白结合反应的批间一致性。 (二)载体蛋白的质量控制 载体蛋白生产用菌种和培养基的质控原则与多糖抗原生产用菌种和培养基 的质控原则相同。 结合疫苗常用的载体蛋白包括有:破伤风类毒素、白喉毒素无毒变异蛋白 (CRM197)和B群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等。 如果采用已有国家标准的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类毒素等作为载体,其各项质 量指标应符合现行版《中国药典》的要求,尤其要注意确保载体蛋白的纯度。 采用国外已通过临床试验验证的安全有效的CRM197 蛋白、B群脑膜炎球菌 外膜蛋白等作为载体,应参照国外相应的质量标准,对其特性和纯度进行质量复 核:(1)可采用HPLC法等适宜方法测定CRM197 蛋白的纯度,其纯度应在90% 以 上;应确保CRM197 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正确无误。如果与白喉类毒素在同一车间 生产,应建立能区分CRM197 蛋白和白喉毒素的方法,并应符合中国药品GMP要 求。(2)可采用SDS图谱分析测定纯化后B群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复合 物的组成;其脂多糖的含量不应超过8%;家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