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doc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3 ICS 13.100 C52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 194—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 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Hygienic engineering measures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occupational poisoning in the work place 2007-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 前 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安全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强、刘江、施瑾、刘光铨。 GB/T 194-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工作业场所的设计与防毒设备、防护措施、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及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卫生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作场所的工矿企业、事业及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 160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 GB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有毒有害作业 toxic and hazardous work 指在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作场所进行的作业。 3.2 职业危害occupaional hazards 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生产性毒物所致的中毒性疾病。职业危害主要有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中毒三种类型。 3.3 卫生工程防护措施 hygienic engineering measures for occupational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指应用工程技术手段控制工作场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防止发生职业危害的一切技术措施。 3.4 三同时”原则 principle of three simultaneities 指卫生工程防护措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3.5 事故应急救援设施 rescue measures for emergency 指有毒有害物质工作场所由于误操作、违章作业、生产设备破损或其他人为因素,引起有毒有害物质大量逸出,为避免发生急性职业危害或控制事故危害程度而设的个人防护。 3.6 毒物源 toxic agents source 指工作场所中可能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源头。 3.7 毒物源控制 control of toxic agents source 指针对工业工作场所有毒有害物质散发源头采取的密闭、隔离、通风排毒等技术措施。 3.8 排毒系统 exhaust ventilation system for toxic agents control 指工作场所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散发的从毒物源到排入大气之前的全套通风排毒设施。 3.9 毒物排放控制 control of toxic agents emission 指排毒系统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向大气排放之前控制其浓度或排放量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各类技术措施。 4 基本规定 4.1 总平面布局应符合CB50187的有关规定 4.1.1 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和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作场所应布置在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且地势开阔、通风条件良好的地段。 4.1.2 严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且目前尚无有效控制技术的工作场所,应远离居住区。 4.1.3 单跨度厂房如有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车间,应与其他建筑物隔离。 4.1.4 厂区道路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防火规范。厂区尽端式道路应有足够的消防车回转场地。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内应留有足够宽度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2m。 4.2 工作场所设备布置 4.2.1 毒物易逸散的工业场所,可能发生剧毒物质泄漏的设备均应有隔离措施。 4.2.2 放散不同有害物质的设备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毒性大与毒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