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的总体规划.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劳动力需求预测法为主,综合增长率法做保守预测,土地承载力法为终极规模预测,经济承载力法作为验证方法。 ①劳动力需求预测法:以经济发展与产业用地发展预测为基础,分别预测各个时期产业劳动力需求,得出近期总人口24-30万;远期总人口为50-63万;远景长兴岛城市总人口108-130万。 ②综合增长率法:综合考虑长兴岛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参照深圳1980—2000年(136.9 ‰)及大连开发区1990—2005年(119.4 ‰)人口变化情况,确定长兴岛2007——2025年人口年增长率为 133.4 ‰ , 2012年人口规模为16万,2025年人口规模将达到62万人。 ③土地承载力法:根据四区划定的测算结果,长兴岛可建设用地及填海面积约为242平方公里,按人均115-120平方米计算,可容纳总人口200-210万。 ④经济承载力法:根据长兴岛历年的GDP增长趋势,同时考虑到相关部门的经济预测,确定2012年长兴岛GDP总值将达到350亿元,2025年长兴岛GDP总值将达到2450亿元。参照国内外相关案例,按近期人均GDP15万元、远期人均GDP40万元计算,预测长兴岛2012年总人口23万人,2025年总人口61万。 * * 根据人口规模预测,确定用地规模。 * * 以建设生态示范产业园区宜居城市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根据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土地资源实际利用状况,以资源保护目标要求、工程地质状况和适宜建设标准等为条件,将全区土地空间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已建区和适建区。通过合理划定“四区”范围并对各类区域提出有针对性的空间管制要求,引导和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功能完善,保障城市健康、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 * 累计批出产业用地为19.5平方公里,从现状用地统计,实际有建设行为的用地规模(包括已建投产和在建未投产项目)为6.9平方公里。其中大量用地集中在葫芦山湾岸线。一方面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很快就陷入用地紧张,急需填海造地,另一方面部分大型企业狮子开口动辄几平方公里要地,占据了岸线资源却迟迟不开工建设。这种状况令人担忧。 * * 港区:葫芦山湾功能定位为通用码头、大型集装箱码头和大型深水码头预留区。董家口湾为预留区,定位为以集装箱为主的综合运输港区。 园区:功能定位为发展以船舶修造和海洋工程、石油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精品钢材为主体的现代临港产业集群和港航物流出口加工区。 城区:功能定位为长兴岛城市功能的主要载体,环境优越、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滨海城区。 凤鸣岛和交流岛考虑建设生态岛。 * * 职住平衡 工业区周围布置适当比例的居住用地,满足工业就业岗位对居住服务支撑需求。 污染分区控制 污染型工业远离城区并设置防护隔离带;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置在城区外,与城区保持适当距离,并采取绿化隔离等防护措施;无污染的工业、创新类产业可布置在城区内部。 用地规模 规划期内工业用地面积30.14平方公里,占建设用地比例42.57%,人均用地面积50.23平方米;远景工业用地面积达到61.33平方公里。 规划期内仓储用地面积4.31平方公里,占建设用地比例6.08%,人均用地面积7.18平方米;远景仓储用地面积达到11.93平方公里。 配套设施规划 按照产业园区的性质和特点,按照复合式开发的理念规划三级产业服务中心,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居住、教育科研、文化娱乐等服务功能,同时结合城市服务设施统筹考虑。 * * 规划目标 1.2025年形成完善的政府住房保障体系,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人居环境良好,实现对产业发展良好的支撑促进。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3平方米左右。 2.2025年住房建筑面积总规模达到1380万平方米。远景达到3795万平方米。 3.2025年居住用地达到11.94平方公里,占建设用地16.86%,人均居住用地19.90平方米。远景居住用地达到34.12平方公里。 住房发展策略 1.发展节地型和节约型住宅。在城市核心地区和产业配套服务区及交通枢纽附近,适度提高住宅开发强度。引导合理的住房消费,建立符合国情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2.加强住房保障政策。通过保障性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降低岛内的生活成本,并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规划期内通过新建和回购存量社会住房等方式,使保障性住房比例不低于25%。 3.合理调整商品住房供给结构。提供充足和多层次住房满足本地区产业配套和外围地区住房需求,以现代化居住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凝聚人气,提升组团综合功能。鼓励住房市场发展中小套型、中低价位商品住房,增加住房的有效供应。 长兴岛中心区、长兴岛北部综合区和交流岛南部综合区等综合性城区,适度采取中高密度的居住开发强度;重点加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供给。在长兴岛北部综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