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3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 自然科学奖:项目名称、提名者及提名意见、项目简介、客观评价、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主要完成人情况、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知情同意证明。 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书 ( 年度) 一、项目基本情况 学科评审组: 序号: 编号: 提 名 者 郑永飞 杨经绥 张培震 项目名称 中文名 中国西部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与造山带演化 英文名 The HP-UHP metamorphism and its relation with orogenic belt in western China 主要完成人 张立飞 宋述光 魏春景 张贵宾 吕增 学科分类 名称 1 岩石学 代码 1401130 2 大地构造地质学 代码 3 构造地质学 代码 任务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科技部973项目 具体计划、基金的名称和编号: 973 项目二级课题《中国西部大陆深俯冲作用探究》(G1999075508) 973 项目二级课题《中国西部深俯冲洋壳的折返和流体》(2009CB825007)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部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岩石学研究》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泥质岩和基性岩变质相平衡研究》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大洋俯冲和大陆碰撞的动力学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西天山洋壳深俯冲超高压变质及折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变质作用与造山带演化》 已呈交的科技报告编号: 项目起止时间 起始:1999年01月01日 完成:2014 年 12 月 30 日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制 二、提名意见(适用于提名专家) 姓 名 郑永飞 身份证号 院 士 201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 部 地学部 最 高 奖 □是 □√否 年 度 工作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职 称 教授 学科专业 地球化学/岩石学 通讯地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邮政编码 电子邮箱 yfzheng@ustc.edu.cn 联系电话 责任专家 □√是 □否 提名意见: 北大变质岩研究群体长期坚持在西部开展有关造山带变质作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基金委杰青、创新群体项目和973课题的资助下,在我国西部超高压变质作用方面取得了一些原创性成果:发现并确立了西天山超高压变质带,在发现柯石英的基础上,结合相平衡计算,确定了其PT轨迹特征,利用不同的测年方法确定了西天山榴辉岩晚古生代-中生代年代学构造框架,提出了西天山双变质带的构造演化模式;确立了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的俯冲极限深度和分布,在主体为大陆型俯冲带中发现了洋壳超高压变质的残存,提出了由洋壳俯冲到陆壳俯冲碰撞的构造模式。8篇代表性论文他引总计937次,这些论文在国外经典教材和包括Nature、Geology、EPSL等著名杂志上引用和比较高的评价,其中6篇论文引用排名居其杂志同期论文前十位,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提名申报自然科学二等奖。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 二 等奖。 声明:本人遵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以及《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制实施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承诺遵守评审工作纪律,所提供的提名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本人已征求被提名者同意;作为提名者,本人同意在项目公示时向社会公布;本人承诺根据需要参加答辩,接受评审专家质询;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调查处理。如有材料虚假或违纪行为,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 专家签名: 年 月 日 三、项目简介 (限1页) 中国西部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与造山带演化 超高压变质作用是目前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我国自在东部发现了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带以来,近些年又在西部发现了不同成因类型的超高压变质带,使得我国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令世界瞩目。北大变质岩研究群体长期以来坚持在我国西部开展造山带变质作用方面的研究工作,自1999年以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3个杰出青年基金、1个创新群体项目和科技部2轮973课题的资助下,通过详细的地质学综合研究,发现和确定了我国西部的西天山和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对进一步探讨我国西部造山带的构造

文档评论(0)

扶摇直上九万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