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9卷第2期 地 质 力 学 学 报 Vol19 No2
2013年6月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Jun. 2013
文章编号: 1006 ̄6616 (2013) 02 ̄0188 ̄10
汶川地震中唐家山滑坡稳定性研究
1 2ꎬ3 1 2
岳高伟 ꎬ 李稳哲 ꎬ 王 辉 ꎬ 赵发锁
(1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ꎬ 河南 焦作454000ꎻ
2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ꎬ 西安710054ꎻ
3 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ꎬ 西安710054)
摘 要: 根据唐家山边坡滑坡前的基本地形地貌ꎬ 建立相关模型ꎬ 采用 Mohr ̄
Coulomb准则ꎬ 利用折减强度法计算其安全系数ꎬ 并分析在地震波作用下唐家山滑
坡的稳定性状况ꎮ 安全系数计算结果显示ꎬ 边坡模型在自然状态 (即只有重力作
用) 下的安全系数为146ꎬ 表明边坡在自然状态下是相对稳定的ꎮ 选取汶川地震
最初30 秒幅值较大的地震波ꎬ 对边坡采用自由场边界条件进行分析计算ꎬ 结果表
明边坡在地震作用下将在坡面产生贯通的塑性区ꎬ 这一塑性区与真实的滑坡坡体一
致ꎬ 由于地震加速度的作用边坡将产生较大的位移和速度ꎬ 这些大的位移和速度在
边坡滑坡后将产生巨大的能量ꎬ 造成灾难和损失ꎮ
关键词: 汶川地震ꎻ 唐家山边坡ꎻ 边坡稳定性ꎻ 安全系数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岩质高边坡或滑坡动力稳定性研究是边坡稳定性研究的重要方面ꎬ 有关其在地震荷载作
用下的稳定性分析一直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ꎮ 近年来ꎬ 地震引起的岩质边坡地质
灾害频发ꎬ 造成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ꎮ 例如ꎬ 汶川地震触发的唐家山边坡失稳滑坡便是典型
的中陡倾角顺层高速滑坡ꎬ 地震触发边坡下滑的时间约30 sꎬ 滑移相对高差900 mꎬ 推测下
滑速度约在30 m/ sꎬ 快速下滑堵江而形成的堰塞坝顺河向长 8034 mꎬ 横河向最大宽度
4 3 4
6118 mꎬ 推测体积为2037 ×10 m ꎬ 所形成的堰塞湖曾威胁下游绵阳市30 ×10 人的生活
[1]
安全 ꎮ 因此ꎬ 采用准确恰当的分析方法进行岩质高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已成为工程界亟
待解决的问题[2~9]ꎮ
本文根据唐家山边坡滑坡前的基本地形地貌ꎬ 建立相关模型ꎬ 采用Mohr ̄Coulomb准则ꎬ
利用折减强度法计算其安全系数ꎬ 并分析在地震波作用下唐家山滑坡的稳定性状况ꎮ
1 唐家山基本地质概况
唐家山位于北川县城北约46 km 的通口河中游右岸ꎮ 通口河河谷横断面呈 “V” 形ꎬ
收稿日期:2012 ̄12 ̄02
基金项目: 河南省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509919)
作者简介: 岳高伟 (1977 ̄)ꎬ 男ꎬ 副教授ꎬ 博士ꎬ 主要从事工程地质灾害研究ꎮ E ̄mail: mxlygw@163com
第2期 岳高伟等: 汶川地震中唐家山滑坡稳定性研究 189
谷坡陡峻ꎮ 滑坡前唐家山边坡下部地形较陡ꎬ 坡度约为40 ꎬ 基岩裸露ꎻ 上部较缓ꎬ 坡度o
30 左右 (见图 1a)ꎮ 坡脚高程约665 mꎬ 坡顶分水岭部位高程近 1500 mꎬ 相对高差约o
835 mꎬ 潜在势能大ꎬ 再加之唐家山边坡坡体上、 下游各分布一条小型浅冲沟切割 (大水沟
和小水沟)ꎬ 并且滑坡前的唐家山边坡位于通口河凹岸部位ꎬ 长期的水流冲刷边坡坡脚ꎬ 导
致边坡潜在稳定性一般[10~12] ꎬ 进而在汶川地震中导致滑坡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汐坎悍娇辈焙曳番获曳楷凡诒奔同涂嘲椿谁凡-Shodhganga.pdf
- 汕头卫生计生系统开展整饬风纪树正气勤廉务实惠民生主题活动.doc
- 汕头大学诚聘文学院外文系英语专业教师启事-汕头大学理学院.doc
- 汕尾城区2016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方案及责任分工表征求意见稿.doc
- 江南大学青年学术论坛分会场-江南大学食品学院.doc
- 江淮地区夏玉米涝渍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和风险分析.pdf
- 江淮对流云发生规律及其垂直结构分析-气象.pdf
- 江淮流域旱涝年夏季降水与东亚季风区低频OLR的变化特征-气象科学.pdf
- 江苏下扬子区中—古生界盖层突破压力特征-石油试验地质.pdf
- 江苏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竞赛.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