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本章重点:
细菌四种拟有性生殖的区别
F+、F,和Hfr的异同点
部分二倍体交换重组作图
本章难点:
噬菌体遗传分析
利用并发转导基因定位
重组作图
;第一节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研究
方法及意义
一、细菌的研究方法
1.单胞分离
菌液 稀释 涂布在固体
培基 单个细胞分离
形成肉眼可见菌落
;细菌单胞分离;2.影印法测定变异
采用影印法测定细菌是否发生变异以及发生何
种变异。
细菌变异主要有形态特征变异和生理特性变异。
形态特征变异:菌落大小、形状、颜色
生理特性变异:
(1)营养缺陷型:丧失合成某种营养物质的能力,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原养型(野生型):能够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2)抗性突变:抗药性和抗感染型。;影印法测定细菌变异;影印法过程示意图;二、病毒的研究方法
1. 获得变异
亚硝酸、羟胺、乙基黄酸乙酯(EES)等
化学药剂诱导发生变异。
常见变异:
寄主范围变异:野生型(h+)、突变型(h)
噬菌斑突变:野生型(r+)、突变型(r)
2.杂交试验
双重感染分析子代噬菌体中重组型的频率。;三、细菌和病毒遗传研究的优越性
1.世代周期短。细菌每20分钟可繁殖一代,病毒每
小时上百几何级数繁殖增加。
2.便于管理和生化分析。个体小,操作管理方便,在
一个小试管中可得到大量群体。
3.遗传物质简单,便于遗传研究。仅有一条染色体。
4.便于研究基因突变。群体大容易检测到,无显隐性
,基因都能表现性状。
5.便于研究基因作用。容易获得营养缺陷型。;第二节 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1.烈性噬菌体
;2. 温和性噬菌体
;二、噬菌体的重组
T2噬菌体
h+感染B菌株,产生半透明斑。
h感染B和B/2菌株,产生透明斑
r+产生正常斑:小而边缘模糊
r产生突变斑:大而边缘清楚
h+r感染B菌株产生半透明大斑
hr+感染B和B/2菌株,产生透明小斑
; h+r×hr+
亲 型 重组型
h+r hr+ hr h+r+
半透明 透明 透明 半透明
大斑 小斑 大斑 小斑
rah+×r+h rbh+×r+h rch+×r+h
24% 12.3% 1.6%
ra----h rb----h rc----h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有四种排列:
;第三节 细菌的遗传分析
一、转化
细菌细胞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
DNA片段,并通过重组整合到自己染色体中
的过程。
转化过程:
(一)供体DNA附着
在受体细胞表面
;影响因素:
供体DNA片段大小 不同细菌要求转化的片
段大小不同。肺炎双球菌要求800核苷酸对以
上;枯草杆菌要求1600核苷酸对以上。
供体DNA片段形态 供体DNA必需是双链。
供体DNA片段浓度 供体DNA片段数目越多
越容易发生转化,但不同细菌只能与特定数量
DNA片段结合 取决于细胞上接受座位数。
受体细胞生理状态 感受状态细胞才能发生
转化 DNA合成刚结束,蛋白质合成仍在进
行时的细胞。;(二)供体DNA进入受体细胞体内
外切酶或DNA移位酶降解其中一条单链,并释放
能量,将另一条单链拉入细胞体内。
;(三)联会与整合
联会:外源DNA进入受体细胞后与受体细菌DNA
的同源区段发生联会,形成部分二倍体。
部分二倍体:细菌拟有性生殖过程中,外源DNA
与受体DNA同源区段联会,使受体细胞部分DNA
形成二倍体。
供体外基因子:部分二倍体中的外源DNA。
受体内基因子:部分二倍体中受体细胞的DNA。
;
;部分二倍体发生交换只有偶数(双交换、四
交换)交换才有意义,既不破坏受体DNA的环
状结构,又将外源
DNA置换到受体染色
体中。而奇数交换
将受体环状DNA打开
成线性DNA,重组转
化子不能成活。
; 细菌转化过程示意图;转化过程动态图;转化重组作图:
用一野生型细菌菌株提取出来的DNA转化一个不能合成丙氨酸(ala-)、脯氨酸(pro-)、精氨酸(arg-)的突变菌株,获得下列结果:
ala+ pro+ a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