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源与环境学院 程 超 图3-29为某井的稠油井段的核磁共振测井图,稠油的含氢指数低、粘度大,导致了T2分布谱前移,呈单峰拖拽特征。这是由于稠油中的沥青质等重组分的横向弛豫速度非常快,仪器无法测量到;而一些较轻质成分的弛豫速度较慢,呈现向后拖拽的特征。因此,在稠油情况下,用经验的T2截止值将高估毛管束缚水含量、低估可动流体体积,使核磁共振总孔隙度低于实际总孔隙度,进而影响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的计算。 (五)核磁共振测井的应用 在测量核磁共振信号期间质子磁化强度在XY平面的投影同时向零方向恢复,这个过程称为横向弛豫(T2) 。横向弛豫过程的表达式为: 式中:M(t) — t时刻磁化强度在XY平面的投影,T; M0 —开始横向弛豫的初始磁化强度,T; T2 —横向弛豫时间,Ms。 5、驰豫时间 驰豫时间的物理含义: 在多孔岩石中,横向驰豫时间(T2)受到流体的扩散、孔隙的大小、流体的类型和体积驰豫时间的影响。 T2与孔隙大小成正比,由此利用T2分布计算孔隙大小分布。 孔隙越大,T2衰减就越慢,T2越长;反之,孔隙越小,T2衰减越快,T2越短。 T2分布谱可以定性的认识储层的好坏、大的峰面积向右移表示可动体多,岩石分选性好,连通孔隙发育,储层好。 驰豫时间增加方向 信号分布 T2 驰豫时间增加方向 信号分布 T2 驰豫时间的物理含义: 核磁共振是一种物理现象,即原子核对磁场作出的一种响应。很多原子核都具有磁矩,其特征就象旋转的磁棒一样。这些原子核可与外加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可测量信号。氢核具有相对较大的磁矩,并且岩石孔隙内的水和油中都富含氢核。通过调节核磁共振测井仪器的发射频率至氢核的共振频率,可使测量信号最强并被测量出来。 (三)核磁共振测井原理 核磁共振测量信号的幅度和衰减(弛豫时间)。核磁共振信号的幅度与测量范围内氢核的数量成正比。弛豫时间取决于孔隙尺寸的大小,小孔隙使弛豫时间缩短。 (三)核磁共振测井原理 核磁共振测井是研究包含在流体中(水、油和天然气)氢的天然含量和赋存状态的一种测井方法。 核磁共振测井仪,是在井眼之外的地层中建立一个比地磁场强度大的恒定磁场或梯度磁场,接受自由感应衰减信号或由天线发射脉冲序列信号并接收地层的回波信号。核磁共振测井原始数据一般由一系列自旋回波幅度组成,经过处理得到T2驰豫时间分布。 测井仪器不同,其测量原理和方法各有差异,但其物理基础正如前所述。 (三)核磁共振测井原理 要观测NMR信号,首先需用静磁场磁化地层流体。NMR测井仪带有强永久磁体,这样就在井眼周围的岩层中产生了磁场,充填于岩石孔隙中的油、气、盐水所包含的氢核就成了微观磁体。氢核沿外加磁场方向排列的磁距产生了地层的有效磁化或极化。 氢核沿外加磁场方向(被称作纵向)排列所需的时间,被定义为纵向弛豫时间T1。在实践中,T1分布被用于描述磁化过程。这种分布可以反映沉积岩中原油的复杂成分和孔径分布。 核磁共振测井原理的核心之一是对地层施加外加磁场,使氢原子极化。极化的结果是产生一个可观测的宏观磁化矢量。极化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按照指数规律进行的。极化为时间常数用T1,称作纵向弛豫时间。它与孔隙度的大小、孔隙直径的大小、孔隙中流体的性质、以及地层的岩性等因素有关。 核磁共振测井原理的核心之二是利用一个天线系统,向地层发射特定能量、特定频率和特定时间间隔的电磁波脉冲,产生所谓的自旋回波信号,并接收和采集到这种回波信号,所采用的方法则叫做自旋回波法。观测到的回波串是按指数规律衰减的信号,其衰减的时间常数用 T2,表示,叫做横向弛豫时间,它与地层孔隙度的大小、孔隙直径的大小、孔隙中流体的性质、岩性、以及采集参数等因素有关。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提供商业服务的核磁共振测井仪主要有3种类型: 一种是阿特拉斯公司和哈利伯顿公司采用NUMAR专利技术推出的系列核磁共振成像测井仪MRIL; 斯仑贝谢公司推出的组合式脉冲核磁共振测井仪CMR; 以俄罗斯为主生产和制造的大地磁场型系列核磁测井仪RMK923。 这些核磁共振测井仪器的具体测量方式存在一些差异,但在测量原理上大同小异。 (三)核磁共振测井原理 Numar MRIL型核磁共振测井的测量方案具有代表性。在测量过程中,首先用静磁场使地层中的质子(氢核)定向排列;然后对质子施加特定频率,且方向与静磁场方向垂直的射频磁场,使质子发生核磁共振。岩石中的质子受激发跃迁到高能态,然后以弛豫的形式放出多余的能量,质子回到平衡态。质子在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