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科学理智地爱孩子简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小学·第三课 父母要科学、理智地爱孩子 一、课题背景 父母都爱孩子,但如果仅凭着本能去爱孩子,很容易走入爱的误区,出现不良后果。在我们周围,每天都发生着因不理智的爱带来的家庭教育失败的案例。那么,父母要给孩子怎么样的爱?怎样才爱得科学、爱得理智、能在爱的氛围中培养起孩子独立健全的精神生命呢?这是我们本节要讨论的问题。 二、教学目的 1、让家长了解爱的误区的种种表现,从中得到启示。 2、让家长懂得科学、理智地爱孩子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家庭间家庭教育的水平和效果差别很大,有的家庭亲子关系好,孩子孝顺父母,上进心强,各方面都很优秀,父母很开心。但有的家庭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很叛逆,父母教起来很吃力,为教育孩子问题夫妻间还经常产生矛盾。这些家庭的父母感到很困惑:我对孩子是倾尽了爱,为什么不能获得预想的结果呢?事实说明,形成家庭教育有差别的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许多父母不会科学、理智地爱自己的孩子。 我们先来看看一些个案材料。有人向父母作调查:你是否爱孩子?回答是100%的爱。问孩子,父母爱你们吗?回答是不到30%。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不是父母不爱孩子,是爱得太多了,不科学,所以孩子感觉不到。孩子从最想得到的母爱、父爱,不是溺爱、宠爱、偏爱,而是能让他们精神得到满足。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父母不懂得科学地爱孩子,住往从爱出发,却导致给孩子带来伤害。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星期天,天快要下雨了,一个9岁的男孩要到室外玩球。爸爸对抱着球的儿子说:“不能出去玩”,儿子说:“我就玩一会。”爸爸回答说:“我说不行就不行” ,但孩子还是趁着爸爸不注意就跑了出去。没过多久,孩子被雨淋得像落汤鸡一样跑回了家,冻得一直打哆嗦,父亲看到后上去朝儿子的屁股就重重一巴掌,并说:“我不让你去你就是不听话,这样的孩子就得打!”孩子哭着跑回了自己的房间。其实,这位父亲不让孩子出去玩球是怕下雨淋湿了孩子,他应跟儿子讲清楚。到孩子被淋得像落汤鸡一样,冻得直打哆嗦,父亲此时应尽快帮儿子换掉湿衣服,让儿子尽快暖和过来,然后再给孩子讲道理,效果会更好。可是这位爸爸从爱出发,最后导至的是伤害。 还有这样的一个案例。有人曾对一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在“是否自己背书包”这一问卷中,有27.6%的学生回答,五年来自己没有背过书包。去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天空下着小雨,一所小学门口,一个男孩正朝他妈妈大声吼着,只见妈妈一只手为孩子撑着伞,另一只手为儿子拎着饭盒和水杯,妈妈忙得忘了给孩子背书包,儿子瞪着双眼气愤地对妈妈说:“你傻呀!上学校不知道拿书包,还不快点回家取去。”妈妈气喘吁吁地向着家的方向跑去,儿子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什么。看着这位母亲的背影,我们不禁为妈妈也为孩子担扰。这个案例虽有极端,但它却反映了我们父母不会爱已经到了何种程度。 上面两个个案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学会爱。我们有爱,但是有爱和有爱的能力是两回事;我们能给予爱,但是给予爱和给予高品质的爱又是两回事。否则,我们伤害最深的人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反过来,伤害作父母的也是我们最亲最爱的人。因此,当父母的要有爱、想爱、能爱、会爱,孩子心中有爱就有阳光,否则,他们情感的天空总是阴的。 父母对孩子能科学、理智的爱,要防止走进爱的八大误区。 第一个误区:过份溺爱。过份的关心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关爱别人的权利。关怀过度,会导致孩子能力欠缺,物质给予过多,精神就会贫乏。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从小只会享受,不知奉献;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只关注自己,不会体会别人。 第二个误区:功利的爱。表现在孩子表现好时,父母就笑脸相迎,表现不好时,怒目而对;学习成绩好时能够得到父母的赞许夸奖,考不好时,不仅得不到安慰或鼓励,还要挨打。 第三个误区:强加的爱。表现在大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意见去做,不管孩子是不是能接受,也不管孩子是不是理解。 第四个误区:贪婪的爱。孩子掌握多少知识都不嫌多,如果孩子得了90分还要求得100分,得了100分希望得双百,得了双百希望孩子永远保持。 第五个误区:补偿式的爱。常出现在工作比较繁忙曾经忽视过孩子的父母,或单亲家庭。为了补偿对孩子缺失,一心讨孩子的欢心,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第六个误区:聚焦式的爱。父母或几代人把眼光和爱都聚焦在孩子身上,孩子完全没有个人空间,一举一动都在长辈的监护之下,家长按自己意志去设计孩子的人生,孩子完全失去自我。 第七个误区:情绪化的爱。高兴时爱得不得了,又亲又抱;不高兴时,就大发脾气,非打即骂,拿孩子当出气筒。 第八个误区:无原则的爱。孩子表现出一些不合理行为时,父母毫不在意,甚至还不经意地鼓励强化了这些不良行为的滋长和蔓延。 父母要怎样做,才能不走进爱的误区,才能做到科学、理智

文档评论(0)

一叶轻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