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石板煤业有限公司
中
长
期
防
治
水
方
案
编制:王新强
二0一二年四月三十日
矿井中长期防治水整治方案
第一章 矿井简况
一、交通位置
矿区公路直达井口,公路长15 km,在黄金扁处与210国道(汉渝公路相衔接。井口至重庆市115km,距邻水县城55km,距襄渝铁路高兴火车站35km,距华蓥市溪口镇16km。矿山产煤通过公路、铁路可外销省内外,交通条件方便。
二、地形地貌
本区处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川东褶皱带华蓥山复式背斜西缘。华蓥山脉大致与地质构造走向相一致,呈北东方向延伸,井田内除南北为深沟外,被二条深沟横向至横转斜向切割,地势陡峻,部分植物被覆盖良好。地形最大高差858m,一般高差400~600m,最高点为8勘探线穿心坪)附近山头,海拔标高1325.8m,最低为双河口,标高467.67m。属山岳分带中的中~中低山。因岩石抗外力的差异,除井田边缘有部分岩溶槽地外,一般是石灰岩基盘显示峰峦和悬崖,泥岩、砂岩等基盘显示凹地和槽沟。深沟之间的山脊形成地表水径流的分水岭。本区山岳受较复杂地质构造的制约,形成侵蚀“V”形谷地,侵蚀、溶蚀凹地、悬崖,蚀余单面山地、串珠状山包和孤峰等复杂的地形和地貌景观。
三、地面水系
区内形成的四条深沟,由北往南为孙家湾河、双岔河、禾麻湾河、甘河沟河,均为常年流水,主要受地表降水影佝,暴涨暴落小河,其水源来自井田四面的高山,流向东南注入御临河转汇长江,流量200m3/h~57474m3/h以孙家湾河为代表),矿区内冲沟河流为禾麻湾河、甘河沟河,均从矿区榜通过,对开采无大的影响。
四、气象
区内气候温湿,风雨甚多,冬春与夏秋、白天与早晚温差较大,一般每年6月至9月多晴较热,最高气温38℃,10月至次年5月多雨较寒冷,最低气温-3.5℃,年均气温17.1℃,常年雨量一般大于1400毫M,多雨季节常被浓雾笼罩,相对湿度82%。属亚热带大陆山区气候。
第二章 危险源的确定及分布情况
一、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体
矿区地表水主要接收大气降水,大气降水较为丰富,年降水量大于1000mm,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平石板煤矿处于禾麻湾河、双叉河之间。禾麻湾河枯季流量32m3/h,洪水流量75911 m3/h;双叉河枯季流量28 m3/h,洪水流量35100 m3/h。地表水自北西流向南东,并汇于御临河。龙王洞背斜东翼成单面山地貌形态。原矿区范围地形总体北西高南东低,地形坡度较大,为20°~40°,地面坡向南东。矿区增扩部分地形为沿山脊走向中间高,北西、南东低,并沿山脊形成陡坎,地形坡度一般20°~40°。矿区内岩溶较发育,泉水数量较少,规模较小,流量不大。
区内可溶性石灰岩出露广泛,地形相对高差较大,沟谷切割剧烈,径、排泄条件条好,给岩溶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岩溶地貌形态以漏斗、落水洞最多,地下暗河亦不少。它们多发育在纵横沟谷的两岸及地下水交替强烈地段,以及构造断裂破碎带。
矿区地层倾向与地形倾向一致或相交。矿区开采标高+950~+560m,地下潜水最低侵蚀基准面467.67m,矿区开采标高位于现代河床侵蚀基准面以上,地下水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
2、矿井含、隔水层
1)含水层
1)栖霞组厚140.83m,为深灰色至灰黑色石灰岩,泉水、岩溶少见,距离煤层较远。
2)茅口组厚205.47m,上段为灰白色及浅灰色石灰岩,厚96.66m,岩溶裂隙发育,含水性强;下段为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夹薄层沥青质泥岩及钙质泥岩,含水性较弱。茅口灰岩在龙王洞背斜轴部呈天窗广泛出露,大面积裸露的灰岩受水条件良好,漏斗、落水洞十分发育,并有溶道与之串通。茅口组灰岩顶界距可采煤层仅10余M,形成空洞后,易致煤层塌陷,也是矿井平硐及运输大巷的主要充水岩层。
(3 龙潭组共分五段。第一段厚30.53m,由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及K1煤层组成,浅部风化裂隙发育,含风化裂隙水。第二、四段为深灰、灰色中至厚层状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含水性较强。第三段厚仅数M,岩性为粉砂岩、砂质泥岩组成,个别地段夹薄层灰岩,隔水性能差,故将第二、三、四段划作一个含水层,厚度42.54m。龙潭组第五段厚37.83m,由泥岩岩、砂质泥岩及薄层石灰岩组成,浅部有裂隙泉出露,深部可视为隔水层。
4)长兴灰岩含水层
该组厚144.09m。为厚层状灰至深灰色石灰岩,矿区内大面积出露,构成背斜翼部的主要山脊。此层含水性强,岩溶发育。下距可采K1煤层95.5m,华蓥山煤田目前尚无此含水层地下水进入矿井的例子,可把它视为矿井充水的间接含水层。
5)飞仙关组、嘉陵江组含水层
该组厚1000m。为灰色中厚层至厚层灰岩、暗紫色薄层状粘土岩、夹薄层状泥灰岩互层。岩溶裂隙发育,含水性强。但它们距可采煤层很远,对矿坑充水无影响。
6)第四系松散岩类含水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厚0~8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