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前期的政治和经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东汉;第一节 东汉前期的政治和经济;巩固统治的措施;政治上加强君主专制 ●“退功臣,进文吏” ●设立尚书台,抑制三公 ●合并县,削减官吏和军队 ●继续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加强监察制度 ; 赵翼论刘秀 西汉开国功臣多出自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光武少时往长安受《尚书》,通大义,及为帝,每朝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故樊准谓帝虽东征西战,犹投戈讲艺,息马论道。是帝本好学问,非同汉高之儒冠置溺也。光武诸功臣大半多习儒术,与光武意气相孚合。盖一时之兴,其君与臣本皆一气所钟,故性情嗜好之相近,有不期然而然者。 《廿二史札记》“东汉功臣多近儒” ;加强思想上的统治 ▲设太学▲设五经博士▲尚名节▲倡谶纬 ;社会经济的发展; 拾粪图;豪强地主实力的膨胀; ◆田庄里被剥削的劳动者,是贫苦的宗族、亲戚和宾客,其中宗族占重要地位。一般说来,他们多是田庄主的依附农民, ◆田庄里,还拥有一支私家武装。每当二三月青黄不接或八九月寒冻将临时,地主纠集一部分农民,在田庄里“警设守备”,“缮五兵,习战射”, 出土的一些东汉时期的陶制楼阁、院宅模型,带有围墙、角楼、望楼、飞桥,具有军事性质。; 东汉庄园经济的特点 庄园经济是生产力提高和中央集权衰弱的产物。自给自足,“ 有求必给”;兼并性;割据性。 ;第二节 东汉与周边各族的关系;对匈奴的战争;;南匈奴内附;;;东汉北击北匈奴;东汉北伐匈奴与西北形势图;班超通西城;班超;;班超经略西域路线图;丝绸之路;汉代主要有两条路线: 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亚历山大,公元前30年为罗马帝国吞并),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 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汉时游牧于康居西北即成海、里海北部草原,东汉时属康居)。 ;;丝绸之路出土的东汉罗;丝绸之路出土的汉朝丝织品;羌汉人民的反抗斗争;西羌概况(以下皆出自《后汉书·西羌传》);;西汉时期的西羌:;;;“汉归义羌长”铜印;东汉之西羌;羌乱形势图 ;东汉羌乱不止的原因:;夫羌戎溃叛,不由承平,皆因边将失于绥御。乘常守安,则加侵暴,苟竞小利,则致大害,微胜则虚张首级,军败则隐匿不言。军士劳怨,困于猾吏,进不得快战以徼功,退不得温饱以全命,饿死沟渠,暴骨中原。徒见王师之出,不闻振旅之声。酋豪泣血,惊惧生变。是以安不能久,败则经年。 ——《后汉书·皇甫规传》;;;东汉“征羌国丞”铜印;东汉羌乱的影响;第三节 东汉中后期的腐朽统治与黄巾大起义;; 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帘,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任重道悠,利深祸速。……而赴蹈不息,焦烂为期,终于陵夷大运,沦亡神宝。 《后汉书·皇后纪》; 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于斯行矣。 《后汉书·党锢列传》 ;反宦官斗争与“党锢”事件 ●官僚士大夫集团的形成 ●门阀——东汉累世公卿的???族 ●官僚、太学生运动 ; ;张鲁与五斗米道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张鲁发动五斗米道起义,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农民政权。这一政权维持了二十多年,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向汉中进兵,张鲁投降,这个政权才在历史上消失。;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哲学和宗教;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于我国邻邦尼泊尔境内的释迦部落,其创立者相传是净饭王太子乔达摩·悉达多。佛教首先在印度境内传播,后流行世界各地。 佛教是由中亚传入我国新疆地区的,西汉末年传到内地。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史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阳,汉明帝躬亲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道教的生成;;1、太平道;2、天师道;;史学: 司马迁《史记》 班固《汉书》;;社会生活与风俗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