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 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诊断困难, 发展快、病情重,常需急症处置。 仅次于急性阑尾炎,胆道疾病,占第三位。 病情严重的绞窄性肠梗阻的死亡率仍达10% 左右。 症状:具有不同程度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 体征:腹部可见肠型,伴局限性压痛,叩诊呈鼓音,听诊 肠鸣音亢进。 辅助检查:X线透视或平片见肠腔内充气及阶梯状 气液平面。 西医诊断标准 中医对本病认识 肠梗阻祖国医学称为“关格”、“肠结”, 明《医贯·噎嗝论》 曰:“关者下不得出也,格者上不得入也。” 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正气亏虚,正虚邪实,肠腑气机不利, 瘀血留滞肠道使肠腑气血痞结,肠腑传化失司,食入之水 谷精微不升,浊气不降,积于肠内,壅滞上逆导致肠梗阻, 出现腹痛、呕吐、便闭等临床表现。 肠梗阻根据不同方法有诸多分类,治疗上方法众多, 具体的治疗方法要根据病因、性质、部位、发展趋势 和病人的全身情况而定。中医中药在治疗肠梗阻上具 有巨大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中药敷脐治疗肠梗阻 ◆针刺治疗肠梗阻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 ◆中药敷脐治疗肠梗阻 三、关于胃肠专病组开展该治疗方法的设想 二、中药敷脐治疗的技术、方法和药物选择 一、中药敷脐治疗的理论根据 一、中药敷脐治疗的理论根据 中医 理论基础 现代 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 中医 理论基础 中医学认为,脐为任脉之神阙穴,任脉乃奇经八脉之一, 交叉贯穿于十二经脉之间,为经络之总枢,气通百脉, 布五脏六腑。在脐部外敷药物,可通络活血,行腹部气机, 消除腹胀。脐者,肾间之动气,气通百脉,布五脏六腑,上至泥丸, 下到涌泉,实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海洋,故有神阙主百病之说。 《理瀹骈文》中指出:“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敷脐为 第一捷法”。 现代 理论基础 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的最晚闭 合处,皮下无脂肪组织,脐内有丰富的血管 及大量淋巴管与神经,故渗透性强,药物分 子较易透过脐部皮肤的角质层进入细胞间质, 迅速弥散入血到全身。 二、中药敷脐治疗的技术、方法和药物选择 芒硝外敷脐部 大黄外敷脐部 大黄、芒硝合用外敷脐部 麝香外敷脐部 1 2 3 4 吴茱萸外敷脐部 中药复方外敷脐部 5 6 食醋、食盐为主外敷脐部 7 鲜生姜、葱白外敷脐部 8 芒硝外敷脐部 1 选用纯净芒硝200~300 g,装入棉布袋内,封闭后平铺于脐部。 用宽胶布或敷贴、腹带固定。 棉布袋潮湿或芒硝结块后即予更换,一般每日1~2次。 芒硝咸苦而寒,具有较强的泻热通便、润下软坚作用。 其主要成分为硫酸钠,以硫酸根离子形式存在,为高渗状态, 它除吸收一部分空气中的水分外,还能大量摄取腹腔内的渗出液, 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大黄外敷脐部 2 生大黄粉30g, 蜂蜜或75%乙醇调匀外敷脐部及其周围皮肤, 用宽胶布或敷贴、腹带固定,持续敷10~12h,每日换药1次。 生大黄味苦性寒, 气味重浊, 直降下行, 走而不守, 能下瘀血, 破症瘕积聚, 留饮宿食, 荡涤肠胃, 推陈出新, 通利水谷, 调中 化食, 安和五脏。 它所含结合性大黄酸类物质,能刺激大肠壁引起肠管收缩、 分泌增加,使大肠内容物容易排出,从而达到泻下通便作用。 配以甘平之蜂蜜, 一以补益中气, 调和气血, 二以缓和大黄之 峻猛药性, 三借其粘腻之性赋形,便于用药。选神阙穴为用药点, 旨在借助以络之行气血, 调脏腑之功。二药合用, 配合经络之力, 使气血和, 脏腑平, 积滞通。 大黄、芒硝合用外敷脐部 3 把大黄300g、芒硝200g磨成粉状,充分混匀后用食醋 调成糊状,装入布袋内,布袋的质地要柔软,然后铺平置 于病人脐部, 用腹带包裹固定。 麝香外敷脐部 4 麝香1g,碾碎成药粉,置于患者脐部,外用4×4 cm 医用橡皮膏覆盖,注意四周要贴紧皮肤,每日一次。麝香 乃辛温香窜之品,入肝脾经,开窍通闭,有促进胃肠蠕 动、治疗肠梗阻之作用。 吴茱萸外敷脐部 5 吴茱萸30克,研为细末,加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 贴敷于肚脐孔处,外用敷料盖住并以胶布固定,每 12小时换药1次。吴茱萸辛、苦而热,入肝、脾、 肾经,上可暖脾胃,下可温肾阳,有疏肝下气、散 寒止痛之效,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肠功能恢复。 中药复方外敷脐部 6 (1)白芷、小茴香、檀香、大黄、赤芍、厚朴、香附、 枳实、大腹皮、芒硝各30g,共研末,鸡蛋清调糊状, 30g/次,纳入医用胶布敷于脐部,2次/日。 (2)木香、丁香、小茴香、肉桂各100克,
文档评论(0)